鳥綱 (AVES)
卷二: 今鳥亞綱(雞雁總目、新鳥總目:雨燕目~沙雞目)
雞雁總目 Superorder: Galloanserae
(6) 雞 形 目 Galliformes
較原始的地棲性鳥類, 喙短鈍; 腿
、腳健壯,爪鈍, 適於奔走及挖土尋食。大多數雌雄異型, 雄鳥跗跖後緣有距, 裂顎型頭骨, 嗉囊發達, 翅短圓, 不善遠飛, 以植物的葉, 果實及種子為食; 繁殖期大多一雄多雌, 雄鳥有複雜的求偶炫耀行為; 地面築巢, 窩卵數以8-15枚居多, 由雌鳥孵化, 孵化期20-30天, 雛鳥為早成性。 本目成員為世界性鳥類, 有重大的經濟價值。雉科: Phasianidae
柳雷鳥 (英國柳雷鳥) Lagopus lagopus
scotica (Latham), 1787, (館藏編號: NGB-011149)
中型雉類, 平均體長35厘米, 雄鳥的體長及體重略比雌鳥為大, 披羽隨季節不同而出現不同的顏色, 夏季羽色栗褐至深褐色,
綴有或淺或深色的斑紋和斑點, 腹部披羽深褐色(有些亞種呈現白色至土黃色), 雌雄鳥羽色相似, 眼圈和下喙基部羽色純白, 與體羽顏色有強烈的對比
藍孔雀
Pavo cristatus L.,1758, (館藏編號:
NGB-011128, 01 III NSC22, NGB-128O 蛋殼: 長軸 7.0 厘米, 短軸 5.4 厘米 )
大型鳥類, 雄鳥體長達210厘米, 披有鮮艷的藍、綠、黃等具金屬光澤的體羽,
頸部羽亮藍色, 尾羽有約150根由體背下方長出的羽片束形成尾屏, 羽上有鮮艷亮麗的眼狀斑, 在求偶或禦敵時張開成扇狀, 稱為開屏,
冬季的雄鳥尾屏消失。真正的尾羽短而色淡, 隱藏於尾屏之下。雌鳥近90厘米, 體色比較暗啞, 腹部白色,
頸部藍綠色。雌鳥和雛鳥都沒有尾屏。本種的頭頂上有一個扇形的小羽冠。可以進行很敏捷的短途飛行, 淺盤狀巢隱藏於多刺植被下。主要生活在丘陵的森林中,尤其在水域附近。
清晨和傍晚它們隨其群到田地中覓食。主要產於巴基斯坦、印度和斯里蘭卡。標本自來澳洲南部的人工繁殖的雛鳥。
鷓 鴣
Francolinus pintadeanus
(Scopoli) 1786,
(館藏編號: NGB-011071, 4 XII NSC6)留鳥
體長30厘米,
枕、上背、下背和兩翼有明顯的白色斑點,
背和尾羽有白色橫紋,
頭部帶栗色眉紋,
眼下型耳羽有一條寬闊的白帶,
頦及喉部白色。雌雄鳥相似,
但雌鳥下體皮黃色,
有黑色斑,
上體多棕黃色,
未成年鳥顏色啞褐色。棲於草叢或矮樹覆的山區或松樹林中,繁殖季節時以草、乾葉及幾根羽毛築起簡單的巢。本地留鳥,
分布於亞洲東南部。
環頸雉 Phasianus colchicus L.
1758, 雉科: Phasianidae (館藏編號:
NGB-011046, 23 I NSC6, X NSC10)留鳥(現己消失)
體長60~70厘米,
(雄烏的尾羽可長達50厘米),
雌鳥黃褐色,背部有"V"形黑紋。
尾羽長而尖,
雄鳥上體以褐色為主,
帶有金屬光澤,
頭頂銅綠色,
頸黑色具紫、綠光澤,
頸下有完整或不完整的白色頸環;
下背羽染藍灰、尾羽很長,
中央尾羽黃灰色,
外側尾羽棕色,
具有多條黑色橫帶;
翅羽色褐而有雜斑,
下體胸部赤銅色且有鱗紋。棲於自山腳、丘陵至海拔3000米以上的林緣灌木、雜草叢生的地域,
以植物種子為主食.分布於歐亞大陸。為已故的本地留鳥,1904年為最後的一個可靠紀錄。
愛氏鷴 (愛德華鷴)
Lophura edwardsi (Oustalet), 1896, (館藏編號: NGB-011148)
本種之種名源自法國鳥類學者米納·愛德華(Alphonse
Milne-Edwards), 體長60~70厘米, 為鷴屬較為小型的鳥類,
喙部象牙色,
面部鮮紅色, 腿呈有光澤的深粉紅色, 兩性體羽顏色分別很大, 雄鳥呈現光亮的深藍色; 羽質地柔軟, 頭頂有白色的冠羽, 雌鳥體羽為較暗啞的黃褐色
紅腹錦雞 (金雞) Chrysolophus pict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11168)
標本資料: 雄性, 全長: 116厘米, 尾羽長: 約70厘米, 高31厘米, 來源地: 中國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7)
雁 形 目 Anseriformes中至大型游禽,
喙扁平似鴨, 先端有"嘴甲", 喙緣具櫛板以濾食(叫鴨科Anhimidae例外, 喙形如雞),前3趾間具蹼, 後趾退化, 較前趾位高, 翅部有綠, 紫或白色翼鏡;索顎型頭骨; 雄鳥具交配器官, 氣管與支氣管交界處有膨大的骨質囊, 為發聲的共鳴器。雌雄多數異色。雄鳥在秋季多一次換羽,呈現暗色, 稱蝕羽, 此期飛羽脫落, 失去飛翔能力。在地表或洞穴中築巢, 窩卵數6-8枚, 孵化期21-43天, 雛鳥為早成性。雁形目分布全球, 於北半球繁殖, 南遷越冬。鴨科: Anatidae
紅胸黑雁
Branta ruficollis (Pallas), 1769, (館藏編號:
NGB-014121, 01 III NSC22)
體型細小而羽色斑斕的雁類,
體長55厘米, 體高35厘米(以上尺度乃按館藏標本量度), 虹膜暗褐色,喙部、跗蹠至四肢蹼爪皆呈黑褐色。頭部羽色深黑色,
眼前有一個大型橢圓形白色斑,
後方則有一個栗紅色頰斑,
胸和頸的側面亦呈栗紅色,
和黑色的翅和整個上體則以白色環帶相隔,
沿頸側向上部位有一條狹窄的白邊與頰部的白邊相連接,
綴以棕白色覆羽,
翅上有一條粗大的白斑,
腹部上方呈黑色,下方及尾羽和尾下覆羽呈白色;雌雄羽色相似,
本種為典型的北極海洋遷徙型鳥類,在歐亞大陸北部的北極凍原地帶繁殖,
本種同類集結之成群生活, 甚少混在其他雁群中, 每年9月中旬至9月末成群離開北極往歐洲東南部的黑海、里海和鹹海等流域地區越冬,
由於生息環境的破壞,
數目按年在下降中,
按較新的資料顯示全球大約祗剩下15000個體;
本種沒有亞種分化, 以迷鳥形式偶爾在中國錄得, 出現於長江中游地區。標本來源地:德國,
製作時間距今約80~100年前, 相信當時仍有大量出現於歐洲大陸, 如今已成為瀕危鳥類之一。
寒林豆雁
Anser fabalis fabalis (Latham), 1787, (館藏編號: NGB-014143, 20
VI NSC27)
這品種分布在中國的物種古稱鴻、大雁,
成鳥體長70~80厘米, 體重可達3000克, 體型大小如家鵝(Anser cygnoides domesticus L., 1758)。鳥體上部披羽灰褐至棕褐色,
下部呈黃白色至灰白色, 頭部及頸部覆羽灰褐色, 喙部扁平, 邊緣有鋸齒狀突起, 用於篩選食物, 喙的基部和末端黑褐色,
中部呈黃褐色。初級覆羽、初級及次級飛羽黑褐色, 初級覆羽及三級飛羽呈灰褐色,
羽緣呈米黃色。尾羽黑褐色, 末端和尾下覆羽白色; 趾呈鮮黃至橙黃色。遷徙性群居候鳥, 遷徙路線長, 以一夫一妻制, 繁殖期5~7月,
以苔蘚、地衣和植物幼嫩部份、果實和種子為主食。分布於歐洲和亞洲, 分5個亞種, 作為香港旅鳥的為普遍亞種(A.
f. serrirostris), 標本為指名亞種, 來源地: 意大利。
厚嘴棉鳧
Nettapus auritus Boddaert, 1783, (館藏編號: NGB-014129)
雖然有稱為侏儒雁,但實際是一類產於非洲最小的鴨類。
頭圓腳短,鴨喙很像鵝的喙,短而底部較深的小型游禽。體長30cm,雄鴨體重約285克,雌鴨體重260克。雄鳥繁殖時羽色泛黑綠色光澤,頭部、頸部及下身主要呈白色,飛行時雄鳥翼呈綠色有白帶,雌鳥羽色較淡。在非繁殖期間,鳥的羽毛與雌性的相似。非洲特有鳥類,
分佈在撒哈拉以南。一般生活在河川、湖泊、池塘和沼澤。在樹洞中築巢。主要吃種子及蔬菜,尤其是睡蓮科植物,亦吃昆蟲、甲殼類等。常棲於高樹上,在樹洞中營巢。
黑天鵝
Cygnus atratus Latham, 1790, (館藏編號: NGB-0140125o, 蛋殼標本)
卵長11厘米, 最大直徑7.1厘米, 米黃色。
來源: 英國泰恩河畔新堡( Newcastle
upon Tyne, UK)的水禽養殖場, 本鳥種為大型鴨科水鳥,
因絕大部分披羽呈黑色而名。成鳥體長110~140厘米,平均體重6~9千克。原產於澳洲東南與西南區域。
疣鼻天鵝
Cygnus olor Gmelin, 1789, (館藏編號: NGB-0140188)
體型最大的天鵝, 雌雄同型, 雄鳥比雌鳥大, 體重可達15千克。一般體長130厘米, 翼展可達200厘米以上。成鳥披羽白色, 亞成鳥部分體羽呈灰褐色;
雛鳥體羽淺灰褐色,腹羽灰白色。成鳥松喙部橙紅色,喙緣黑色; 亞成鳥及雛鳥喙部黑色, 成鳥的前額因有明顯的黑色疣狀突,故名。又因鳴聲嘶啞而有啞音天鵝之稱。分布於歐亞大陸,
雖然屬於不遷徙鳥類, 但仍會往非洲北部越冬, 現時已經被引種至其他各大洲。主要以小群落棲息在河流和湖泊附近的沼澤中, 以水生植物或各種水生生物為食。 雛鳥標本,
來源地: 意大利。
綠翅鴨
Anas crecca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14032, 10 XII NSC5)冬候鳥
花面鴨
Anas formosa Georgi
1775, (館藏編號:
NGB-014045, 23 XII NSC5)冬候鳥
鴛鴦 Aix galericulata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14041, 10 XII NSC5, VII NSC10)冬候鳥
體長40~45厘米的小型的鴨類。雌雄兩性的羽色分別很大,
雄鳥額及頭頂深藍色,
枕部銅赤色與後頸的長羽組成冠羽,
眼周白色,
向後延伸成眉、下頸、背及胸部暗紫褐色,
三級飛羽(直立羽)橙黃色,
向上直立,
翼鏡藍綠色,
腹下覆羽純白色。雌鳥及幼鳥色彩較單調,
喙部灰黑色,
嘴基有白環,
眼周白色,
頭、背羽呈灰褐色,
無直立羽及冠羽。棲息於山區溪流、小湖及沼澤等地域,
以植物為食,
繁殖期捕食動物,
分布於中國北部。南下越冬,
為本地的冬候鳥(11月至翌年3月)。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新鳥總目 Superorder: Neoaves
(8) 雨 燕 目 Apodiformes
本目主要包括雨燕和蜂鳥兩大族群, 為小型攀禽,
蜂鳥科成員中有代表世界最小型的鳥類品種。喙形短小或特化為長針狀, 翅尖長, 多數成鐮刀形,
飛行海拔很高具極為快速。腿短小而弱, 前趾型或後趾型,可轉動,
羽色呈有光澤。雨燕有發達的唾液腺, 以分泌物黏合巢穴建材,
雛鳥為晚成鳥, 以擢取空中昆蟲為食。廣布於全球地區, 香港以元朗市區較易觀察小白腰雨燕。本目的金絲燕(Collocalia
sp.)其唾液為珍貴的燕窩。
根據近代的DNA對鳥類分析所知: 蜂鳥和雨燕極密切親緣關係似是趨同演化的結果,
很多學者遂將蜂鳥科置於一個新建立的蜂鳥目(Trochiliformes)中,
由於上述的分析方法和傳統的解剖分類及形態分類有不少矛盾之處,
本志對此分類系統的學術價值仍存不少疑點,故不予採用。
附註: 蜂鳥僅分布於美洲, 本地常見的叉尾太陽鳥(Aethopyga christinae, 館藏編號: NGB-37), 外觀及其習性酷似蜂鳥,但兩者為截然不同的鳥類, 太陽鳥屬於雀形目太陽鳥科(Nectatiniidae).
蜂鳥科: Trochilidae
暗綠領蜂鳥 Heliangelus
exortis Fraser, 1840, (館藏編號: NGB-015096)
古董標本,
曾經被認為蜂鳥科中最大型的品種巨蜂鳥(Patagona
(Patagonia) gigas Vieillot,
1824),
有誤。
(E.Ng,
IX 2017)
雨燕科 Apodidae
小白腰雨燕 (尼泊爾雨燕)
Apus affinis (Gray,JE), 1830 = [Apus
nipalensis (Hodgson), 1837], (館藏編號: NGB-016082, 17 VII NSC8)留鳥
體長15厘米,
額及頭頂和後頸兩側煙灰褐色,
頦和喉灰白色,
背及尾羽黑褐色,
腰有白色帶斑。翼展可達35厘米,
翼呈鐮刀形,
尾羽展開時呈方形。白天高空活動,
作極快速的穿梭飛行,
以小型昆蟲為食。初夏時築巢於屋簷和屋樑下,
巢材以唾液黏合固定,
黃昏回巢時并發出刺耳的鳴聲,
小群聚居於市區建築物簷前,
為本地較常見的留鳥及過境遷徙鳥,
也廣泛分布於東洋界,
亦為中國南部留鳥,
香港地區常見於元朗市區。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夜行性攀禽, 喙短而寬, 口裂極為大, 口周有尖長且平行排列的硬質鬚針狀物,尾羽圓弧形, 腿短小, 并趾型, 中趾爪內側有櫛緣, 翅長而尖, 體羽如鴞類: 以黑, 褐及白色為主, 色如樹皮,平常蹲伏在樹枝上休息, 斑駁的色彩與環境相配, 極難被發現, 故有"貼地皮"之稱。質柔軟,飛行時無聲,以飛捕空中的昆蟲為生, 廣泛分布於熱帶的森林地區。
蟆口鴟科: Podargidae
爪哇蛙口鴟
Batrachostomus javensis (Horsfield), 1821, (館藏編號: NGB-020108)
體長約25厘米,
全身體羽呈褐色、黑色及白色斑駁的擬態怪異鳥類,嘴陛巨大而寬闊,先端具鉤,外形如蛙之口部,故名。有十分發達的口鬚, 翅形短而較圓。 夜行性,
棲於森林底層地上或樹枝上,白天喜直立於枝椏上,偽裝樹枝,夜間捕捉昆蟲為食, 捕食習性似鴞, 而與夜鷹科鳥類不同。本種主要分布於印尼、汶萊、馬來西亞、緬甸、菲律賓及泰國。館藏標本自來印尼。
夜鷹科: Caprimulgidae
林夜鷹 Caprimulgus affinis
Horsfield
1821, (館藏編號:
NGB-022089, 25 X NSC9)留鳥
全夜行性地樓鳥類,
平均體長25厘米
,尾羽長,
翼長而尖,
眼大喙很小,
但咀裂能張得很寬。背部體羽黑褐色,
綴有黑色,
棕褐及白色雜亂斑紋。頭頂中部具縱向黑斑。後頸側和前胸棕紅色斑塊形成環領圈,
下胸及腹部呈淡棕黃色,
有黑褐色橫斑。雄鳥尾羽最外側兩對白色;
雌鳥上體羽色較淺。日間伏在地面或橫坐在樹枝上休息,
由於極佳的保護色而很難被發現,
黑夜在空中穿梭,
飛行矯捷且寂靜無聲,
以張開的咀撲食飛翔中的昆蟲。為本地的留鳥,
似乎在偏遠的林地才有分布,
可能每年有數對繁殖,
由於近來大量開闢林地,
生態環境受到威脅,
數量在下降中
(林超英, 1994)。
廣泛分布於福建、雲南、廣西、廣東、台灣及其他亞洲南部地區。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0) 鵑 形 目 Cuculiformes
中型攀禽, 喙較纖細, 先端微下彎, 有些種類并具鮮艷顏色。腿短而細, 對趾型式轉趾型足(又稱半對趾型), 適於攀緣及棲樹時握枝, 索顎型頭骨,翅尖長, 尾長而呈圓形, 雛鳥為晚成性, 一些種類 (主要是舊大陸的杜鵑科, 杜鵑亞科的成員以及少數幾種雞鵑亞科種群), 有寄生繁殖的習性, 產卵於其他鳥類的巢中, 由義親代孵及哺育, 某些種類破殼後的杜鵑雛鳥, 有將義親的卵或雛鳥以背部拋於巢外的本領, 從而獨享義親的哺養。另一些大型寄生性杜鵑由於其發育速度遠超過義親的雛鳥, 雖一起被義親哺育, 但義親的雛鳥很快在競爭中被淘汰。本目鳥類主要以昆蟲為主食,對於毛蟲有一定的抑制作用, 屬森林益鳥, 分布遍及全球, 但以熱帶種類居多, 有遷徙的習性。
杜鵑科: Cuculidae
本地錄得的數種杜鵑屬(Cuculus)烏類羽式及體型極為相似,
鑑定十分困難, 僅鷹鵑較易分辯。
(左)頭部,
杜鵑有明顯的血紅色顎內側, 當牠啼叫時喙有如血湧,
故自古有"杜鵑啼血"之說 (右) 對趾型式轉趾型足,(又稱半對趾型)
中杜鵑 Cuculus saturatus Blyth
1843, (館藏編號:
NGB-023049, 30 III NSC6)過境遷徙鳥
樹棲性攀禽,
平均體長33厘米,
體形修長,
像鷹屬(Accipiter)鳥類,
尾羽長,
呈層疊狀,
喙微向下彎。飛行迅速,
一般為獨行性,
叫聲單調而有節拍;
跟廣泛出現於相同生態環境的大杜鵑(C. canorus)很相似,
本種腹部較為疏落,
羽緣純白色,
上體暗灰色;
下覆羽沒有斑紋,
下體呈很淡的褐色,
翼角上有白色斑塊。
雌雄相似,但也有赤色型雌鳥,
而且較為普遍。繁殖時期雌鳥多產卵雀形目鳥巢中,
卵色為營合義親鳥卵色而有不同,
先孵化的幼鵑為獨佔義親的撫育而會把巢中鳥卵甚至幼雀推出巢外摔死,
至羽翼豐滿時離開義巢獨自生活。以昆蟲為主食,
為農業益鳥,
本地的過境遷徙鳥,
每年都有紀錄但數量稀少;廣泛分布於亞洲及大洋洲,為中國南部的夏候鳥。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1) 鴇 形 目 Otidiformes
僅分布於舊世界草原地帶的中型至大型的擅跑鳥類, 僅1科10屬23種。
鴇科: Otididae
小 鴇 Tetrax (Otis) tetrax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24144)
體型較少的鴇類,
體長40厘米以上, 體重500~1000克之間。眼大虹膜黃色,
喙端灰黑色, 基部至中部灰黃色。
體色灰黃色, 上部體羽綴以深褐色至黑色蠹蟲形斑條, 腹羽灰白色, 有數列疏鬆的月牙狀斑條, 飛羽為白色, 冬季的雄鳥羽色似雌鳥, 但比雌鳥略大,
繁殖期4~6月, 性成熟雄鳥上部份體羽呈深黃色, 頭部兩側及喉部呈淡藍色, 頸部有白色橫帶和斜帶各一條, 尾羽白色, 有4條呈黑色的橫帶。雄鳥頰部灰色,
頸部黑色; 雌鳥頸部則沒有這個特徵, 色澤及斑駁跟背部相似。腿部及趾呈黃色至黃褐色。棲息於荒漠及半荒漠地區, 以小型無脊椎動物及植物的幼嫩部分及果實為主食。
分布於歐洲南部、非洲西北部及亞洲西部。標本: 雌烏, 來源地: 意大利。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2) 蕉鵑目
Musophagiformes
蕉鵑科: Musophagidae
大藍蕉鵑 Corythaeola cristata
(Vieillot), 1816, (館藏編號: NGB-025142)
體長可達75厘米, 體重約1000克, 為體型最大的蕉鵑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3) 鴿 形 目 Columbiformes
小型至中型鳥類, 地棲底樹棲, 裂顎型頭骨, 體羽密而柔軟, 以褐、灰色為主, 少數華麗閃光喙短而細弱, 基部大都柔軟并具蜡膜(沙雞例外), 腿短,腳強健, 具鈍爪, 適於地面奔走及掘土覓食植物種子; 翅長而尖, 飛行迅捷, 嗉囊發達, 許多種類具有嗉囊腺, 繁殖時能分泌"鴿"以育雛。屬森林草原性鳥類, 棲息於森林或山崖, 在平原地面取食, 在樹上、岩縫中以細枝編巢, 極為簡陋, 每窩通常產2枚鈍橢圓形卵, 孵化由兩性負責, 孵化期14-30天, 鳩鴿科鳥類為晚成鳥, 晚成雛留巢12-18天, 第1周由親鳥以鴿乳哺育, 廣泛分布於世界各地。
鳩鴿科: Columbidae
珠頸斑鳩 Streptopelia chinensis (Scopoli)
1786, (館藏編號:
NGB-026073, 7 XII NSC6)留鳥
翼長30厘米,
本地最常見的鳩類,
後頸下部至頸側有滿布白點的黑色頸帶,
體羽大體呈粉褐色,
尾羽較長,
外側尾羽前端的白色較寬,
飛羽較體色深。本地全年可見的留鳥,
小群或單獨出現,
與人類共同生活的鳥類之一,
通常在地面覓食,
廣泛分布於亞洲南部。
渡渡鳥 Raphus cucullat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26185, 1.橈骨 2.右脛骨 3.右蹠骨) 已滅絕鳥類
大約在1688~1715年期間代才滅絕的鳥類, 體長約1米, 體形肥潤, 呈卵圓形,體重估計10~18千克之間, 由於沒有任何可描述外形的剝製標本,
甚至連傳世羽毛樣本也沒有, 按現存圖畫顯示其體羽呈藍灰色, 疏鬆。頭部巨大, 眼小, 成鳥喙長20厘米以上, 前端略呈鉤狀, 雙腿粗壯, 蜡膜黃色。 翼短小,
翅膀在長期的演化中已經不具飛行的能力,是一種典型的陸生鳥, 行動十分緩慢。尾羽短小而內彎, 羽簇構為如鴕鳥般的尾羽形態, 故此最初被誤認為鴕屬(Struthio)鳥類。特產分布於毛里裘斯,曾經是該地域中最大的動物,
沒有任何的天敵的侵擾, 而且食物豐富, 所以失去了飛行和疾奔的能力。1505年葡萄牙人首次登陸時記載著渡渡鳥遍布全島; 後來荷蘭人又佔領毛里裘斯,
島上生態便受到嚴重的破壞, 渡渡鳥成鳥因被濫於捕殺, 數量急劇下降; 外此引入的家畜和家禽和老鼠等動物把幼鳥和卵吃掉,
這種協同的行為使渡渡鳥在牠的原生地無生存空間; 到了1693年最後有紀錄的渡渡鳥死亡, 自此之後這個物種在地球上消失了!
標本原為已故瑞士人Hans Grimmer先生收藏, 標本溯源附件: 1880年代英屬毛里裘斯的郵卡,
以德文書寫著:渡渡鳥骨骼,毛里裘斯出土”的字樣為標籤, 加貼1950年代有渡渡鳥的英屬毛里裘斯的郵票。模型為後期工程附加;
購於台中, 但原生產商名稱已佚失, 整體根據原文獻的闡述進行重新著色。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5) 沙雞目
Pteroclidiformes沙雞科: Pteroclididae
毛腿沙雞 Syrrhaptes paradoxus (Pallas)
1773, (館藏編號: NGB-028084)
翼長36厘米,
體羽沙黃色,
尾羽延長,
上體具濃黑色雜點,
臉側有橙黃色斑紋,
眼周呈淺藍色,
腹部有黑色斑塊,
雄鳥胸部淺灰色,
無縱紋,
黑色的小橫斑形成胸帶;
雌鳥喉部有狹窄黑橫斑,
頸側有細斑點,
飛行時翼尖形,
翼下白色,
次級飛羽有黑色緣。群居性,
棲於荒漠或半荒漠地區;
喜聚集於水源附近,
行走及飛行能力均強。分布於中亞細亞及中國北部,
為華北地區的無定性留鳥,
南部鳥群到達河北、陝西、遼寧及山東越冬。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