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仁者∼體挂如來解脫衣:
從澳門社會角度了解雲水僧釋童真大師》簡介
延陵科學綜合室 格物研究組
藝術是自我主觀行為對某事物的肯定,你說他好但可能覺得他不好,反之亦然!本篇文章所述的故事主人翁,是筆者透過以學術形式做的紀錄,這個研究已經開始了很多年,說來也是矛盾的,這麼多年對這主人翁也不太了解,甚至不知道他的容貌,不知道他的過往,過去對他的生卒年月也沒有頭緒,只能從旁敲側擊,透過當年仍然在世的人去認識他,透過一些訪談,盡努力去把的他的生平事堆砌出來……誠言!筆者仍未達到目的,亦僅此作出小結,這算是向自已的交代,向過去對筆者幫助的朋友,
您們的熱忱表示衷心的感謝。
雲水僧 (1907 ~1994年) 剃道出家前俗姓蔣名松取法號童真。
雲水僧童真大師的筆跡堪稱澳門佛教書法的不朽圖騰 研究雲水僧,本質上是無足輕重的小事,這位生於晚清末年的近代僧人,寂寂無名地寧靜渡過了近九十個年頭,他不是什麼佛學泰斗,也沒有如國學大師這種人設!更沒有人稱他為得道高僧,他的書法並不陰陽怪氣,而且清勁秀逸,法道自然,這種樸實無華舒泰,社會沒有吹噓他的聲音,沒設立一間紀念館,為他留下生命的足印,這反而是令筆者最大的好奇心,儘管筆者沒有能力,但也要盡自己最大的努力,今日回首過去已經卅四年,亦依然充滿熱情與熱誠,繼續做自己認為做對事情….本文透過數個章節,對澳門八十至九十年代,釋童真大師為澳門宗教藝術帶來的貢獻,人們對這些藝術的反應。既然是非名家效應,當然沒有公權力推薦和推廣,成了小眾的藝術,今日是否還有存在價值呢?! 筆者嘗試作出簡單探討。
《望厦條約》於1841年英國與中國爆發鴉片戰爭,香港成為英國殖民地後,中國港口向英國商業開放後,美國商人向美國國會請願,要求平等的貿易權利。 1844年原麻薩諸塞州 (Massachusetts) 眾議員迦勒· 顧盛 (Caleb Cushing 1800-1879) 被委派為美國首任駐華專員,並與大清帝國談判達成貿易條約。在葡屬澳門的望廈村的普濟禪院 (觀音堂) 內簽訂條約,歷史稱為《望廈條約》,是為美國與大清 (中國) 之間的第一份條約。1844年7月3日,美國特史顧盛與大清全權大臣耆英簽訂《望廈條約》,清國向美國商人開放了五個港口,賦予美國公民合法權利和保護,制定了關稅,並給予美國最惠國待遇。 中美《望廈條約》共34款附有海關稅則。內容主要同意美國在華通商、外交等方面,享有與英國同等的權利。 (除了割地及賠款外) 美國將全部獲得與英國同等的商貿的特殊權益。 誰破壞了「白象」石?
上圖右 :
普濟禪院的門口楹聯與「白象」石刻雕法應出於同一匠工之手 同時代的作品:
普濟禪院花園後山古蹟「白象」石遭到破壞,表面上來看,是經過一些建設工程所導致,我們無法知道是誰人把這個文化古蹟破壞,但是在石上見到的刻鑿或許會有一點頭緒,上有大刻字: 「求兔角」 (隸字) 三個大字,直接鑿刻在「白象」的「白」字之上,更可惡的是「白象」二字,明顯見到使用工具將其鏟去的痕跡,如果這位戒晟大師有關係的話,事情應該發生在2018至2024年之間的事。也是釋良悟大師辭職之後所發生的事情。筆者查閱。這數年間有關普濟禪院破壞文物的報章新聞,這些報道真的是罄竹難書。還是希望澳門市民共同監督,指責誰也沒有意思,盡快把事情處理得好比較實際。要知道這是前人留下給澳門的文化遺產,若不好好珍惜,就變成一個不折不扣的「敗家仔」!
為了對這組自小到大陪伴我們成長,如今已經逝失的雕刻的悼念,格物研究組根據有關資料特地把它以雕木繪格式重現出來,以誌緬懷之情。
在普濟禪院先代住持,「釋慧因大師塔銘」中有「普賢象法 文殊師吼」二句,這二句寓意深長,亦佈局了普濟禪院後庭園意境,《佛說觀普賢菩薩行法經》中所有記載,普賢菩薩能有神通縮小身形,示現在娑婆世界之中,菩薩騎乘的六牙白象,這六牙白象是普賢菩薩以智慧力所化現出來,「六牙白象」代表著菩薩之大慈力。大象有巨大大威力,但性情溫順,含意如菩薩性善柔,同時也是象徵力大無比,佛教中白色代表清凈無染,白象有願行殷深之意,六牙喻意六波羅蜜之「布施」、「持戒」、「忍辱」、「精進」、「禪定」、「慧智」。六牙白象也是菩薩的化身,象徵「願行廣大,功德圓滿」。故有「釋慧因大師塔銘」內有「普賢象法」一語…..也就是寶冠亭後「白象」一石的由來。 白象為普賢菩薩的坐騎,亦隱伸作祂的象徵,把"大象"抹掉的人究竟意慾何為呢?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