蛛形動物 ARACHNIDA



1
世界上第一大蜘蛛:  委內瑞拉粉紅腳食鳥蛛 Theraphosa apophysis (Tinter), 1991 (活飼標本)

 

   


蛛形動物概論

蛛形綱動物屬於節肢動物門(Phylum Arthopoda); 螯肢動物亞門(Subphylum Chelicerata)的一大類群, 全世界約有5萬多種, 牠們大小分別懸殊, 廣泛存在於地球各大洲, 甚至於海拔6700米的高地上都有牠的蹤跡, 為人類己知分布最高的動物 蛛形類包括蠍子, 蜘蛛及蜱蟎類, 外表既似昆蟲類, 又如甲殼類, 和昆蟲截然不同之處為蛛形動物身體祗分兩節(昆蟲為三節): 頭部和胸部愈合為一個整體結構, 不同類群的腹部有不同的分化, 蠍目族群的腹節延長成尾狀; 末端還有毒刺, 為主要的捕獵及自衛武器, 鞭蠍目的腹節呈鞭狀

死亡之吻
東亞蚶蠍(Buthus martensi)捕食蜻蜓的部分情形  (拍攝日期: 16/06/2002)

蛛形類的呼吸器官為氣管及書肺(一個由多層頁狀的結構組成的器官), 書肺可能由水中動物的鰓進化而來, 和鰓不同, 它位於體內, 已完全適應陸上呼吸

由於書肺的結構可以判定: 肢口網和蛛形網親緣很接近, 蛛形類的書肺和肢口類同源, 祗是已演化為完全適於陸生的構造而矣! 鱟極為發達的肢附肢於蛛形類中己極為退化, 但仍可見於蠍或蜘蛛類群中, 外此, 蠍類的書肺結構極與鱟相似, 故而一般認為: 蠍類是蛛形綱中最原始的一目


蜘 蛛

蜘蛛目為最大的族群, 也是蛛形綱中最為重要的族群, 一般來說: 蜘蛛的頭胸部有六對附肢, 第一對特化程度高, 稱為螯肢, 呈牙狀或是鉗狀, 第二對稱為鬚肢, 用於交配及捕捉獵物, 其他的四對附肢能很協調地活動, 使蜘蛛能十分敏捷地在地上或網中行動, 腹部有紡絲器, 能分泌出蛋白質, 絲腺發出的蛛絲原是液狀物質,(擬蠍及一些璊類也是這樣), , 此物質於空氣中氧化後變硬形成韌性絲, 織出來的蛛網具強烈黏性, 藉以誘捕自投羅網的昆蟲或其他蜘蛛, 蛛類進食時先分泌酵素把獵物直接分解為液狀後才行吸食其營養成分
蜘蛛的求偶
蛛類的求偶過程可能是動物界中最為奇特的現象之一: 雄蛛先織一小型的三角網袋, 隨即從腹部的性線分泌一滴精液於網內,再把其吸進觸肢裡, 為了取悅雌蛛, 雄蛛一般還附有自己狩獵取來的食物, 一同送交接受牠的雌蛛。
當雄蛛接近雌蛛時,必須確知雌蛛明暸牠的求愛信號, 成功後, 牠即提著禮物,小心地接近雌蛛,雄蛛先把禮物推到自己的面前,然後趁著雌蛛忙著檢視時,突然向前把雌蛛捆住,而且冒著險的擁抱雌蛛。基本上所有的雄蛛冒著生命的危險,祗是為了把觸肢伸入雌蛛的生殖孔內射精,然後離開。雖然大多數的雄蛛已經非常小心了,但仍有不少的雄蛛在射完精後,無法即時逃走,而遭母蛛吞噬, 著名的黑寡婦母蛛就是其中的代表。
雌蛛肩負生育責任的風險
雌蛛在被愛時表面佔盡上風, 但交配後, 牠要接受很大的責任和冒起很大的生存風險: 當雌雄交配後, 雌蛛會分幾次或一次把卵產完, 有些品種的雌蛛在生產完後就會死亡,亦有雌蛛可以一直保護卵囊至幼蛛誕生。蜘蛛的產卵方式十分特別,通常雌蜘蛛會先吐絲做成一個薄薄的平台,再把卵產在上面,然後在吐絲把卵全部包裹起來,形成一個卵囊。一般雌蜘蛛會對卵囊照顧的無微不至,有的背著,也有固定起卵囊盡心看守的。背著卵囊的雌蛛仍勉為其難地四出覓食, 無疑面對危險的應變能力大大減少, 本室輕而易舉地擒獲了一隻背卵的雌蛛。由卵中孵化的小蜘蛛,仍會停留在卵囊中,直到蛻過一次皮後,才會跑出卵囊。幼蛛可以自己挖破卵囊離開,然後全體集合在一起,之後才會四散各方而去,各自尋找自己的新環境生活。有些種類的幼蛛,在破卵而出時,會把看守卵囊而疲弱不堪的母蛛吃掉,然後才會四散而去。也有些母蜘蛛會把幼蛛背在身上,一直到小蛛能獨立生活為止。
蜘蛛的飛航
許多品種蜘蛛的幼體, 為了有效擴散其分布範圍, 會利用絲作飛航: 蜘蛛爬到植物或其他物件上, 使其身處高位, 之後面對風向, 後足抬起, 腹部後端向上翹, 此時紡綞器吐絲, 利用微弱的上昇氣流, 足肢一鬆開, 蜘蛛便可以騰空而起。飛航的蛛類可落在遠離大陸數百海里的島嶼上, 繼續牠們的新生活。


本室對蛛形動物的研習

 

這群生物不但談不上甚麼興趣, 而且非常使人反感, 幾乎毫無例外,本室的格物研究組的所有人皆有懼蛛的特性, 對家蛛尤甚, 每當遇上必先退避三舍,後設法將之驅殺,這種盲目的恐懼, 長期以來沒法開拓研習

延陵昆蟲志的概略完成後,便開始向昆蟲綱近緣的族群溯源: 於很偶然的機會於街市中購得鱟這種非常奇特的生物, 從而決心研習蛛形綱. 本室成功引入本地沒分布的蛛形綱幾個目的樣本,和世界知名的劇毒的蛛形目品種~美洲的黑寡婦蜘蛛(Latrodectus mactans)。

鞭蠍目及鞭蛛目不見於香港, 近年發現的蠍形目成員至少有1種, 擬蠍目數量不多; 盲蛛目見於溪邊石隙中, 蛛形目為最常見的族群: 家蛛(Heteropoda venatoria), 跳蛛及幽靈蛛等常見於舊建築物內, 荒郊地區則有新絡婦(Nephila maculata)。
蜱類一般以寄生的形式存在, 牠們體型細小, 見於動植物的體表上, 有些生活於泥洞內, 為害農林作物. 著名的狗虱為吮吸血液的動物寄生種類

鱟(Tachypleus gigas)為一種水生節肢動物, 分布於香港沿海區, 被捕獲的成體偶見於本地的街市中, (西貢的海鮮店幾乎長期有鱟供食用而作商售)由於長期被濫捕,現時已近絕種邊緣。

直到目前為止, 蛛形類的研究仍處於起步階段, 本地的物種數量雖然豐富,但專研的人士似乎極少, 格物組祗能從很有限的文獻中找出能夠鑑定的品類向讀者簡介蛛形類的大概,由於水平有限,本志的見解僅能作為參考之用。

本室開拓本志之目的, 冀能使更多學子正視蛛形綱的存在, 以各自專業的學術水平, 為牠們幹一點有意義的事。

 


蛛形類動物標本

 

所有蛛形動物都具攻擊性, 較大型的品種, 採集時必須更加避免直接以手捕捉, 牠們行動很敏捷, 必須以小木條將牠引入捕蟲瓶中并立即緊閉瓶蓋, 製作標本前,先以三氯甲烷將之窒死或直接投入酒精中殺死

由於蛛形動物的腹部很柔軟, 乾燥之後難免出現嚴重變形的現象, 對於大型的種類, 可以採用剝製蛛腹的技術, 這種方法不但可以解決腹部變形的問題,挖走了內臟的標本更能抵抗蟲蛀

肢口綱的鱟外穀堅硬, 但穀內有一定量的肌肉, 製作時可採用剝製方法,亦可整體曬晾或抽乾,但所需的時間很長, 而且很難有效地保存及管理

必須注意: 酒精(乙醇)的數太多, 存放環境不佳, 由於發生發酵而引致標本報廢

以下分類中每一物種科別之後的括號內編碼為紀錄的存檔編號, NAA = NG's Arachnids
collections - Arachida Ngiana   specimen.

標本標簽: NSC標本規格

標本類別: 乾式剝製 (少數除外), *3D標本, 2D展示

標本封裝形式: NSC視窗式標本匣,(一般採用可揭性新改良型)

後期防蟲劑: 經抽溼機處理後, 再以C10H8 (含微量乙醇)進行防蛀


蛛形動物的分類

 

海蜘蛛綱 Class: PYCNOGONIDA

因外形酷似陸上的蜘蛛而得名, 這族群海生蛛形節肢動物是蛛形綱的遠親, 海蜘蛛、鱟和蛛形綱同屬於肢動物亞門(Chelicerata), 生活於各大海洋中。起源可追溯至泥盤紀(距今4.5億年前)。一般為呈黃至褐色, 體長少於1厘米的小型動物, 但生於極地深海的步足跨度近70厘米的大型的品種。 頭足部有步足4對, 足末端有鉤狀爪, 前面的一對有肢, 腹部為一小腹突, 不分節。腸道的長盲管伸延至各個步足中, 雖然有心臟, 但沒有呼吸和排泄系統,  這跟其他動物結構有著極大的差異。

(1) 海蜘蛛目 Pantopoda

1a. 真海蛛亞目 Eupantopodida

           裸腳海蜘蛛科(尖海蛛科) Phoxichilidiidae

尖海蛛 Phoxichilidium femoratum (Rathke), 1799 = [Phoxichilidium coccineum (Johnston),1837], (館藏編號: NAA-02-071)
分布於北冰洋太平洋大西洋英吉利海峽歐洲海岸等海洋中。生活於水深5~2000米的水域。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肢口綱 Class: MEROSTOMATA

 

肢口綱(Merostomata)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ropoda)、肢動物亞門(Chelicerata)的1個綱, 和蛛形綱的關係較密切, 以至一些文獻將之併入該個綱的範疇內, 牠們為大型的有鰓水生節肢動物, 和蛛類相似, 身體亦分為頭胸部和腹部兩部分, 頭胸部前面披有硬甲, 但口部周圍有6對附肢, 第1對為螯肢, 口部仿如由肢體構成, 故名 腹部有腹肢6對腹肢, 第一對位於生殖孔上, 為生殖用腹肢, 腹後部有書狀鰓(書肺), 初孵的幼體形似三葉蟲 本綱有兩個目, 其中廣鰭目已完全滅絕, 現存祗有劍尾目(Xiphosura)的鱟類, 共3屬4種, 被稱為活化石

(1) 劍尾目 Xiphosura  

           鱟 科: Limulidae

         

中華鱟  Tachypleus tridentatus Leach, 1819,  (館藏編號: NAA-01-009)
圖中大個體標本, 來自荃灣街市, 小的初時認為是幼鱟, 近期重新鑑定為另一個屬的物種最初被認定為南方鱟 (Tachypleus gigas Muller, 1785), 這個屬的特點為第5步足上有長棘(t)和三角形的尾刺, 根據背腹甲下部中間有三個棘刺(S1~S3)可以與南方鱟有分別

圓尾鱟 Carcinoscorpius rotundicauda (Latreille), 1802,  (館藏編號: NAA-01-068)
這個屬已知僅1種, 特點為第5步足上沒有長棘, 尾刺呈圓筒形

香港己知的為以上兩品種

美洲鱟 Limulus polyphemus L., 1758,  (館藏編號: NAA-01-070)
標本產地: 美國佛羅里達州

大型海洋節肢動物, 因頭胸部外觀如馬蹄, 俗稱馬蹄蟹, 肢體如蟹, 故俗名馬蹄蟹頭胸部為堅硬的甲殼, 甲上有兩條縱溝, 六條縱向脊紋, 外側前面脊紋上各有一個不帶眼柄的單眼腹部側緣各有可活動的棘突6個, 背甲末端有粗壯的劍狀突, 棱脊形位於頭胸部的口周圍有6對附肢, 肢位於口前, 短小, 由3至4節構成第1~4對步足由6節構成, 由於適應海洋生活及生殖活動, 附肢末節分別有彎爪螯狀、匙狀突及片狀, 片狀外肢後有片疊結構的書肺生殖時期於海灘上產卵, 孵化的幼鱟形如三葉蟲, 此時劍尾仍未長出, 出生後首年經5~6次蛻皮, 之後每年蛻皮2次, 經過8年才達成性成熟, 一般壽命約為十年多成體生活於潮間帶底淺海的河床內, 以小型底棲生物及有機碎屑為食, 分布於中國沿岸, 香港亦有發現, 一般供海鮮作食用, 其血液呈藍色, 含有大量銅元素, 多食會引致中毒, 但可以用於研製檢測細菌內毒素的試劑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板足鱟綱 (已滅絕) Class: EURYPTERIDA

(1) 板足鱟目 Eurypterida

烏克蘭板足鱟 Eurypterus (Balteurypterus) tetragonophtalmus (Fischer), 1839, (館藏編號: NAA-EX-069)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蛛形綱 Class: ARACHNIDA

前面提及過: 蛛形綱動物屬於節肢動物門(Arthopoda); 螯肢動物亞門(Chelicerata), 它是本亞門中最大的一綱, 為陸生螯肢動物 從化石種類到現生品種進行研究, 蛛形類可分為有四個亞綱16目 (本室未有任何化石種類館藏), 現存兩個亞綱,  共有16個目

(1) 盲蛛目 Opiliones  
迄今為止,學界對香港地區性盲蛛研究甚少,分布於本地的盲蛛類中, 這是唯一被鑑定的少數品種之一, 其體長一般少於5毫米, 但足距可達10厘米以上。大部分盲蛛目動物的步腳細長;頭胸部和腹部間無明顯的分隔;不吐絲。盲蛛依食性可分為植食性與肉食性兩種;植食性種類步腳細節,上顎及觸鬚無明顯特化;肉食性則步腳粗短,上顎及觸鬚特化成鋏狀之捕食構造。

1a. 開氣門亞目Eupnoi

           硬體盲蛛科: Sclerosomatidae

\


二刺浪遊長踦 Gagrella sherriffsi Roewer, 1954, (館藏編號: NAA-01-010-006a)


香港平丘盲蛛 Leiobunum hongkongium Roewer, 1957, (館藏編號: NAA-01-010-006b), 發現於城門郊野公園


1b. 強肢亞目Laniatores

           擬長奇盲蛛科: Phalangodidae

拉帕丘盲蛛 Plistobunus rapax Pocock, 1903, (館藏編號: NAA-01-026-044)


1c. Laniatores亞目 (中文學名待考)

           中美盲蛛科: Cosmetidae

 

中美盲蛛 Vonones species,  (館藏編號: NAA-01-035-014)
標本發現於阿根廷(Campo Mayo,S.Miguel, 04/2001), 與分布於中美洲的巴拿馬盲蛛(Vonones sayi)極接近
體長(肢基部至腹部末端)1厘米, 呈深沉的紅褐色, 與其他本室已知的盲蛛類相比, 這品種的身體各部分明顯粗壯及碩大, 步足亦較短 觸肢和肢非常相接近, 肢較短小, 末端特化成爪頭胸部略呈三角形, 與近圓球形的腹部之間的連接處融合而沒有腰身的分界。蟲食性, 分布於美洲的熱帶地區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2) 蠍形目 Scorpiones  

據記載香港祗有一種天然分布的蠍類,但數量很少,本室未有在本地發現
螫肢巨形
,未端開裂,尾部有尖長的毒刺。棲息於林地的枯萎朽木中。 廣泛分佈於亞洲的熱帶雨林區,如印度越南泰國印尼等國家。

           鉗蠍科: Buthidae

東亞鉗蠍 Buthus (Mesobuthus) martensi Karsch, 1879 ,  (館藏編號: NAA-02-002-001b, 上圖右側)


雕紋刺尾蠍(北美樹皮蠍) Centruroides sculpturatus (Wood),1863,  (館藏編號: NAA-02-002-017)
美洲品種, 為北美毒性最強的蠍類, 標本種產地: 美國密蘇里州


殺人蠍(以色列金蠍) Leiurus haenggii Lowe,Yagmur et Kovarik, 2014, (館藏編號: NAA-02-002-024)


           真蠍科:Euscorpiidae

 

瓦氏真蠍 Euscorpiops vachoni Qi, Zhu et Lourenço, 2005, (館藏編號: NAA-02-006-061)


西藏類蠍 Scorpiops tibetanus Hirst, 1911, (館藏編號: NAA-02-006-042)


           獄神蠍科: Vaejovidae

 

墨西哥星點獄神蠍 Vaejovis punctatus (Karsch), 1879 (館藏編號: NAA-02-008-062)


           蠍 科: Scorpionidae

亞洲森林蠍 Heterometrus species, (館藏編號: NAA-02-012-001a, 上圖左側)


以色列金蠍 Leiurus quinquestriatus hebraeus (Birula), 1908, (館藏編號: NAA-02-012-025)


帝王蠍 Pandinus imperator (Koch), 1841, (館藏編號: NAA-02-012-041)


中東金蠍 Scorpio maurus L., 1758(館藏編號: NAA-02-012-037)


           次蠍科: Hemiscorpiidae

 

海南雙針蠍 Isometrus maculatus (De Geer), 1778 (藏編號: NAA-02-013-060)


澳洲鍊蠍(八重山蠍) Liocheles australasiae (Fabricius), 1775(館藏編號: NAA-02-013-027)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 避日蛛目 Solifuge
蛛形綱中體型較大的族群, 外型似蛛類, 但兩者沒有親緣, 俗稱太陽蛛、駝蛛或風蠍, 已知有12個科、約1000種 避日蛛類前體的背甲可分為兩部分, 前甲板巨大, 其上著生大眼一對; 後甲短小, 第一胸節與頭部構成頭胸部, 其後的三個胸節呈游離狀態 腹部大而分節, 節間可以伸縮,  這個目成員的螯肢特別粗壯, 長度超過前體, 分為兩節, 協同構成鉗形, 觸肢末端有黏附器官, 以便獵食, 第一對步足作環境探測之用; 其餘三對用作行走 。牠們以小型蜥蝪及各類小型脊椎及無脊椎動物為食, 大多數品種為夜行性, 日天鑽入土洞中, 祗有少數在白天活動, 故名避日蛛 。分布於乾燥酷熱的沙漠地區, 以非洲北部的數量最多, 體型亦較大

          黑日蛛科: Melanoblossiidae

鸚喙恐裂蛛(紅刺容避日蛛) Dinorhax rostrumpsittaci (Simon), 1877, (館藏編號: NAA-079-XXX-013)
原產地: 越南


           毛爪避日蛛科: Galeodidae

埃及毛爪避日蛛 Galeodes granti Pocock, 1903, (館藏編號: NAA-03-XXX-013)
體長約4厘米, 體呈沙黃色, 第一及第二對步足長度相若, 觸肢及步肢上長有長短不一的放射狀剛毛, 螯肢呈蟹鉗形, 深褐色腹部外表光滑柔軟而平坦 (有些同屬品種的腹部長有天鵝絨般的幼毛)夜行性, 日間躲藏於沙土中的洞穴, 避開高溫的白日, 食性與同目成員相似, 一般以昆蟲為主, 不過此種還可捕殺小蜥為食分布於亞洲至北的沙漠中, 其中以埃及為最多 避日蛛雖然沒有其他大多數蛛形動物劇毒的化學武裝, 但牠們行動敏捷及擅於向敵方攻擊, 故此, 撫弄牠們時必須十分小心


新疆避日蛛(卡斯盔駝蛛) Galeodes caspius caspius Birula, 1890, (館藏編號: NAA-03-XXX-021)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4) 擬蠍目 Pseudoscorpiones

這群細小的蛛形類, 平均體長0.4厘米,(本目最大的代表物種一般少於0.8厘米),頭胸部有三角形背甲,螯肢發達,用於撕毀食物,基部內緣的鞭狀毛可以把食物溶解。觸肢巨大,末端呈鉗狀,有毒腺,主要作捕獵武器,但腹部末端沒有尾狀的後腹及毒針。步足無膝節,為所有其他蛛形類不同之處。擬蠍以彈尾目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為食。雖然有多個種品類廣泛分布本地,但因其生態環境的局限性及體型的渺小,一般很難被發現,本地幾無人進行過系統性的研究, 香港蛛形類中最為隱蔽的族群, 延科綜已知有兩種:

           蟹蟲科(書蠍科): Chelifidae

   
(左) 原色標本及 (右)浸製標本

蟹形擬蠍(蟹蟲) Chelifer cancroides L.(館藏編號: NAA-04-XXX-011-1),本種的螯肢短小,腹部呈豬膽形


           苦擬蠍科: Chernetidae

哥斯達黎加擬蠍 Cordylochernes costaricensis Beier, 1932(館藏編號: NAA-04-XXX-020)


           擬蟹蠍: Chthoniidae

    

擬蟹蠍 Chthonius species,   (館藏編號: NAA-04-XXX-011-2) 本種的螯肢與上述品種明顯有異:本種有蟹螯似的巨大螯肢,腹部略呈筒形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6) 節腹目 Ricinulei

           古節腹蛛科: Poliocheridae


A1.背面觀,
A2.腹面觀, B.背甲; C.可動性頭蓋; D.櫛狀突; E: 腹末端突起; F:肛門, G.螯肢的鉤狀爪

白堊紀節腹蛛 Poliochera cretacea Wunderlich, 2012, (館藏編號: NAA-06-XXX-075)
這個外表既似蜱又像蛛, 但跟蜱和蛛沒有近緣關係的特殊小型蛛形綱的族群至今仍然生活在非洲和美洲熱帶地區, 有帶冠蜱蛛的別稱。亞洲僅在緬甸發現幾個保存在琥珀已滅絕品種, 這個小目已知品種的體長由 3~10毫米之間, 屬於中小型蛛形動物。節腹蛛無眼 (祗有部分化石種有兩對側眼)。背甲(B)呈長方形, 甲上有多排列整齊的櫛狀突(D), 頭部有一片特殊可動性頭蓋(C), 腹部的甲片分節清晰(蜱類腹部及背部不分節), 腹後方有1個很明顯突起(E), 肛門(F)位於未端。雄性的第3足的跗節第一節為由一個鉤狀爪和跗節形成組成的交配器官構成的外生殖器。本種體長約3.5毫米, 寬約 2.5 毫米, 雄性, 己滅絕科內其一個屬內的物種, 發現於緬甸胡康河谷 (Hukawng Valley, Myanmar), 生活於距今9000萬~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

由於學術界對這個目的研究資訊極為不足, 本種的科和名稱的中文翻譯由本專輯的筆者所擬, 敬希垂注。


(9) 真蜱目 Ixodida

           硬蜱科: Ixodidae

    

褐狗蝨(扇頭蜱) Rhipicephalus sanguineus (Latreille), 1806.  (館藏編號: NAA-09-XXX-010)
體長約0.5厘米, 外觀呈褐色黃豆狀,吸血後色澤更暗,一生脫皮二次: 卵孵出時的幼蜱祗有三對足, 一次脫皮後發育為稚蜱; 二次脫皮後才為成蜱。幼蜱、稚蜱、與成蜱之三期中每一期均需要吸一次血,故一生共吸血三次。每次吸血均需要數天時間,口器有倒刺,在吸血時能叮得很緊,如用力拔時會連寄主的肉一起拔出。為犬隻最常見的外寄生蟲。廣泛分布於熱帶地區,為多種病原的傳播者,且能把某些犬疾感染人類,為重要的衛生害蟲之一。

上圖左: 乾製標本, 上圖右: J.Wong提供材料 (30/08/2003), 寄主: 家犬;  80%乙醇浸製標本, 熔封於玻璃管中


           軟蜱科: Argasidae

軟蜱 cf. Ornithodorus sp.  (館藏編號: NAA-09-XXX-010-1),發現於蛇類鱗片之間的隙縫中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0) 革蟎目 Mesostigmata

           巨鋏蟎科: Macrochelidae


A
1.背面觀, A2.腹面觀, B.背甲; C.哈氏器(Haller's organ); D.顎基; E: 殖前板; F.中板; G.側枝; H. 氣門;  I. 肛門; J. 肛板

巨鋏蟎 Macrocheles sp.,  (館藏編號: NAA-10-XXX-076)
標本來源: 俄羅斯的遠東地域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1) 恙蟎目 Trombidiformes

           : Tetranychidae

柑桔全爪蟎 Panonychus citri McGregor,  (館藏編號: NAA-11-XXX-007)
體呈紅色,圓形或橢圓形,體長0.2~0.6毫米(大型個體可達1毫米),體側有黑色斑點,體壁柔軟,體上著生白色剛毛,4對。若蟲似成蟲,但個體較小。一般行兩性繁殖,但有時也會行孤雌生殖,卵球形略扁,紅色而有光澤,以吸收柑桔屬(Citric spp.)等多種果樹葉片的汁液維生,為重要的農業害蟲。


           絨蟎科:Trombidiidae

紅絨蟎 Trombidium holosericeum L., 1758, 館藏編號: NAA-11-XXX-029)


           濕螨科:Hygrobatidae

香港濕螨(新擬名稱) Hygrobates aloisii Goldschmidt et Fu, 2011,  (館藏編號: NAA-11-XXX-016)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2) 疥蟎目 Sarcoptiformes

           蟎科: Psoroptidae 

 

耳疥蟲 Otodectes cynotis (Héring),  (館藏編號: NAA-12-XXX-012), 圖為100倍顯微鏡攝影
寄生於貓的耳朵內而得名, 寄主會引致耳道的感染症, 患貓一般會頗抓耳朵、搖動頭部, 同時產生大量黑色有異味的耳垢。 標本於2003年5月採自本室飼貓泰坦尼斯(Titanis, 雄性, 2003年1月生)的內耳, 由於發現該寄生蟲, 増強對牠的健康狀況的關注, 同月下旬, 本室格物研究組赫然發現牠患上腹膜炎 - 一般貓類的不治之症, 在不能改變的環境下牠堅強地熬過了廿多天的苦病生活, 腹部已漲大如鴕蛋, 6月13日晚上11時, 研究組被迫將之人道毀滅, 享齡僅5個多月。


           羅甲蟎科:Lohmanniidae

澳門麥羅甲蟎 Meristolohmannia macaoensis Ermilov sp.nov, 2018, (館藏編號: NAA-12-XXX-028)


           捲翼甲蟎科: Scheloribatidae

捲翼甲蟎 Scheloribates praeincisus (Berlese), 1910, (館藏編號: NAA-12-XXX-030)


           大翼蟎甲科:Galumnidae

青洲翹翼甲螨 Dimiodiogalumna ilhaverdeensis Ermilov, 2018, (館藏編號: NAA-12-XXX-045)  
種加名辭源來自澳門青洲(Ilha Verde de Macau), 因本種在青洲山發現而得名。


           珠甲蟎科: Damaeidae

表珠甲蟎 Epidamaeus sp., (館藏編號: NAA-12-XXX-073)
香港馬鞍山發現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3) 蜘蛛目 Araneida 
蛛形綱中數量最多的一個目,下分三個亞目。體長從0.5毫米到 9厘米不等,身體分頭胸部和腹部,兩部之間有細的腹柄相連,腹部不分節,具紡綞器。頭胸部有6對附肢, 一般具8個單眼,排成2~4,腹面上有胸板。全世界約3萬多種,以其生活及捕食方式大概可分成兩類:結網捕食的結網性蜘蛛。不結具捕食功能的網,而是以四處遊走或就地偽裝來抓獵物的徘徊性蜘蛛。

蜘蛛的鑑定要點: 蜘蛛一般有八個單眼而沒有複眼, 眼睛大小和數量及排列方式,可以作為鑑定牠們科別的重要依據 (具體鑑定必須有相關文獻)。此外, 根據位於口的兩側的觸肢特徵可以鑑定蜘蛛的性別 - 雌蛛肢鬚前端較為細長, 雄蛛肢鬚前端多呈圓球形(雄蛛生殖器, 必須注意:雌蜘蛛的外性器位於腹面)。

本志將所有經延陵科學綜合室鑑定的蜘蛛品種標本圖片刊出, 以供研習本地蜘蛛的有志者作為參考之用, 礙於參考文獻的缺乏, 本室不保證鑑定結果的絕對可靠, 敬請留意!

 11a. 中突蛛亞目 Mesothelae

           節板蛛科:Liphistiidae

茨坪贛蛛 Ganthela cipingensis (Wang), 1989, (館藏編號: NAA-13-001-048)


中華七紡蛛 Sinothela sinensis (Bishop et Crosby), 1932,  (館藏編號: NAA-13-001-034)


 11b. 原蛛亞目 Mygalomorphae

           六疣蛛科: Hexathelidae


觸形大疣蛛 Macrothele palpator Pocock, 1901,  (館藏編號: NAA-13-004-035)


           長尾蛛科: Dipluridae

 

台灣上戶蛛 Euagrus formosanus (Saito), 1933,  (館藏編號: NAA-13-005-033)


           捕鳥蛛科(狒蛛科): Theraposidae

 

洪都拉斯卷毛蛛 Brachypelma albopilosum Valerio, 1980, (館藏編號: NAA-003-007-063)


敬釗纓毛蛛 Chilobrachys guangxiensis Yin et Tan, 2000, (館藏編號: NAA-003-007-032)


捕鳥蛛 Eurypelma spinicrus (Latreille) 1819 ,  (館藏編號: NAA-003-007-002), 不見於本地, 標本種產地:東南亞


巴西黑蜘蛛 Grammostola pulchra (Mello-Leitão), 1921 (館藏編號: NAA-003-007-056)


喜馬拉雅捕鳥蛛 Haplocosmia himalayana (Pocock), 1899, (館藏編號: NAA-003-007-066)       


海南捕鳥蛛 Haplopelma hainanum (Liang et al.), 1999, (館藏編號: NAA-003-007-050)


華麗雨林巴布蛛 Heteroscodra maculata Pocock, 1899,  (館藏編號: NAA-003-007-049)


大力神巨人捕鳥蛛 Hysterocrates hercules Pocock, 1899,  (館藏編號: NAA-003-007-036)


所羅門食鳥蛛 Lasiodora parahybana (Mello-Leitão), 1917,  (館藏編號: NAA-003-007-054sk)
皮蛻標本


鮑氏捕鳥蛛 Phlogiellus bogadeki Nunn, West et von Wirth, 2016(館藏編號: NAA-13-007-018)
經過比對原論文之描述, 本種似乎跟
香港捕鳥蛛[新平捕鳥蛛 Phlogiellus xinping (Zhu & Zhang), 2008]的特徵存在一定的差異性,  實為最晚才被發現的品種, 本種在香港島沙田粉嶺以及東大嶼的離島周公島都有分布。


印度華麗雨林蛛 Poecilotheria regalis Pocock, 1899,  (館藏編號: NAA-13-007-067)


新華棒刺蛛 Selenocosmia xinhuaensis Zhu & Zhang, 2008, (館藏編號: NAA-13-007-052)


巨人食鳥蛛 Theraphosa blondi (Latreille), 1804, (館藏編號: NAA-03-007-023)
本種為世界第二大蜘蛛物種, 產於巴西的野生成體, 大概是1970年代的舊藏。


委內瑞拉粉紅腳食鳥蛛 Theraphosa apophysis (Tinter), 1991, (館藏編號: NAA-03-007-055, NAA-03-007-055sk 皮蛻標本)
本種為世界第一大蜘蛛物種, 標本為延科綜活飼養物種之一, 期間自然死亡。


           地蛛科: Atypidae

卡氏地蛛  Atypus karschi (Dönitz), 1887, (館藏編號: NAA-03-010-009)
本地發現的原始蜘蛛類, 偶見於大埔滘林區(2002), 根據有關文獻(*)記載: 曾誤認為捕鳥蛛, 之後又被鑑定為香港捕鳥蛛 Phlogiellus xinping (Zhu & Zhang), 2008


溝紋硬皮地蛛 Atypus largosaccatus Zhu et al., 2006(館藏編號: NAA-03-010-047)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螲蟷科: Ctenizidae

里氏盤腹蛛(金錢活門蛛) Cyclocosmia ricketti (Pocock), 1901(館藏編號: NAA-03-014-022)


 11c. 新蛛亞目 Araneomorphae

           花皮蛛科: Scytodidae

黃昏花皮蛛 Scytodes thoracica (Latreille), 1802(館藏編號: NAA-03-023-078)


           絲蛛科: Sicariidae

六眼沙蛛 Sicarius hahni Walckenaer, 1847(館藏編號: NAA-03-024-026)


 

           幽靈蛛科: Pholcidae

室內幽靈蛛  Pholcus phalangioides (Fuesslin) 1775, (館藏編號: NAA-13-029-03-3), 本地常見種,,分布於舊宅內


           盔蛛科: Tetrablemmidae

壯皮蛛 Perania robusta Schwendinger, 1989, (館藏編號: NAA-13-032-064)


           隆頭蛛科 Eresidae

 

脛穹蛛 Stegodyphus tibialis (O. Pickard-Cambridge), 1869, (館藏編號: NAA-13-037-09)

 


           長疣蜘蛛科: Hersiliidae

長疣蛛 Hersilia sp.,  (NAA-13-038-03-13), 棲息於樹皮, 其身體的偽裝色調使牠有效地藏身其中


(Araneidae)及近緣科:
這類蜘蛛通稱圓蛛, 體型的變異極大, 體長由260毫米。有8, 排成兩列(4-4)。前、後側眼接近, 生在眼丘上。4 個中眼排成方形或梯形。結圓網捕食昆蟲,視力弱, 依靠網上絲的震動和張力確定食物在網上的位置。除用牙在獵物上咬孔和注入毒液外, 還能用第4足拉絲纏繞, 使之不能動彈。然後把獵物固定在網上, 或帶到網中央或隱蔽處取食。不能攝取的外殼則扔到網外。許多種在秋季産卵袋, 內含卵數百個。産卵後雌蛛死亡。有的種類卵産出後立即孵化,有的到第二年春天孵化。全球約2500, 分佈廣泛。

最常見的大腹園蛛, 體大型, 雌蛛長達30 毫米, 灰褐色。在屋檐、庭園、樹叢間結大型車輪狀垂直圓網。夜間居於網的中心, 白天在網旁的縫隙或樹葉叢中隱蔽。卵袋産於牆或樹皮裂縫等處, 每卵袋中含卵5001000個。本科中也有許多種類腹部背面有豔麗的斑紋, 如十字園蛛、各種金蛛和絡新婦等。新園蛛、艾蛛和亮腹蛛等屬中的許多種, 在消滅農田害蟲方面起重要作用。[1]

           圓蛛科: Araneidae

悅目金蛛 Argiope aemula (Walckenaer) 1841, (館藏編號: NAA-13-053-03-6)本地常見的林地種


織網蛛 Araneus species, (館藏編號: NAA-13-053-03-14)本地常見的林地種


弧刺棘蛛 Gasteracantha arcuata (Fabricius) 1793, (館藏編號: NAA-13-053-03-16, 標本種產地: 泰國


達爾文樹皮蛛 Caerostris darwini Kuntner et Agnarsson, 2010, (館藏編號: NAA-13-053-03-18, 標本種產地: 馬達加斯加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皿蛛科: Linyphiidae

 

草間鑽頭蛛 Hylyphantes graminicola (Sundevall), 1830, (館藏編號: NAA-13-055-038)


           長腳蛛科: Tetragnathidae

端斑銀腹蛛 Leucauge tessellata Thorell, 1887, (館藏編號: NAA-13-062-070)


雙孔波斑蛛 Orsinome diporusa Zhu, Song et Zhang, 2003, (館藏編號: NAA-13-062-057)


腹隆背蛛 Tylorida ventralis (Thorell), 1877, (館藏編號: NAA-13-062-059)


           絡新婦科: Nephilidae


斑絡新婦(大木林蜘蛛) Nephila maculata (Fabricius) 1793 ,  (館藏編號: NAA-13-063-03-1), 本地常見的林地種


 


姬蜘(Theridiidae)及近緣科:
通稱球腹蛛,又名姬蛛。全球已知1500種。體中、小型,因腹部多呈球形而得名。本類蜘蛛的主要特點爲第4步足附節下方有毛梳,毛梳由一列帶鋸齒的毛組成。結不規則的亂網, 蜘蛛背朝下停在網中央的下方, 或在網一側的裂縫中。有的在葉、石或疏鬆的樹皮下結一小網。能由毛梳梳絲捆縛捕獲物, 然後螢孔吸食。視力弱, 雄蛛通過彈雌蛛網而尋找雌蛛。分布於室內、洞穴、樹幹、草叢和農 田中。雌蛛長 4.5-5毫米 ,67月成熟,23個梨形的卵袋挂在網上, 每卵袋中含卵200個左右,其中毒寇蛛(黑寡婦, 下圖 )爲著名的毒蛛。[1]

           姬蜘科: Theridiidae

 

紅背蜘蛛(澳洲黑寡婦蛛) Latrodectus hasselti Thorell, 1870, (館藏編號: NAA-13-064-075)
此品種不見於本地, 原產澳洲, 現分布於亞洲東部及東南部,
雌性, 格物研究組活飼自然死亡個體。


    

西部黑寡婦 Latrodectus hesperus Chamberlin et Ivie,1935, (館藏編號: NAA-13-064-008)
此品種不見於本地, 分布於美國西部,
雌性, 標本種產地: 美國加利福尼亞州

陸生動物毒性最強的族群,為姬蛛科最大型的品種。雌蛛一般長1.2厘米,展徑達3~4厘米, 全體呈亮黑色,體表披有濃密的細毛;腹部大; 圓球狀, 腹底面的中部有一形如砂漏的紅色標記為本種最明顯的特徵。雄蛛較罕見,體型明顯較雌蛛小, 其腹部各側共有四對紅色斑塊。活動於林地中, 當地人由砍薪帶入民居中。夜行性, 以落入其網中的昆蟲,其他蛛類或其他節肢動物為食,雌蛛有捕食與之交配的雄蛛的習性。非受干擾時不會攻擊人類, 但其毒性為嚮尾蛇的15倍! 被螯後會引起肌肉抽搐繼而呼吸困難,如不及時就醫很快致人於死地。本種和 L.mactans很相似, 主要分別在於腹底的砂漏的紅色標記的不同, 而且分布地點也是不同的。


黑寡婦 Latrodectus mactans (Fabricius),1775, (館藏編號: NAA-13-064-003-17(A/B), 酒精浸製標本)
此品種不見於本地, 分布於美國東中部至南部,
雌性, 標本種產地: 美國 密蘇里州


溫室希蛛 Parasteatoda tepidariorum (Koch), 1841, (館藏編號: NAA-13-064-058)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櫛蛛科: Ctenidae

 

田野安蛛 Anahita fauna (Karsch), 1879,  (館藏編號: NAA-13-066-043)


狼蛛科(Lycosidae)及近緣科:
本科成員8個眼睛呈黑色, 排成三列(4-2-2)。前列眼較小, 中、後兩列眼較大, 後列兩眼的間距大於中列。步足粗壯, 多刺, 末端有3爪。因善跑、能跳、行動敏捷、性兇猛而得名。全球約有1500餘種。體中、小型長3~25毫米。多數徘徊遊獵, 少數種類結網。在地面、田埂、溝邊、農田和植株上活動。靜息 時隱藏在石下或土縫中, 有的種類穴居。通常日間出來覓食, 在溫暖地區也夜出覓食。捕食量大, 為農田中重要的害蟲天敵。
本科的卵袋球形或扁球形, 由兩片半球形絲膜合成, 兩片邊緣用絲縫合。卵袋攜帶在母蛛末端的紡器上。如把卵袋移下, 母蛛找到後再挂在紡器上。如果除去 , 它提前産第2個卵袋, 也有的把樹皮、紙片或螺殼掛在紡器上作爲替代。幼蛛孵出後, 爬上母蛛腹部的背面, 3~7天後, 才離開母體營獨立生活。[1]

           狼蛛科: Lycosidae

白臂狼蛛 Aulonia albimana (Walckenaer),1805, (NAA-013-067-003-12)


鄉村狼蛛 Trochosa ruricola (Degeer),1778,  (NAA-013-067-003-6)本地常見種


黑腹狼蛛 Lycosa coelestis (L. Koch), 1878,  (NAA-013-067-040)


           貓蛛科: Oxyopidae

 

拉蒂松貓蛛 Peucetia latikae Tikader, 1970, (NAA-013-069-069)


           盜蛛科: Pisauridae
 

赤條狡蛛 Dolomedes saganus Boes.et Str., 1906, (NAA-013-070-051)


           巨蟹蛛科: Sparassidae

疾走異足蛛(家蛛) Heteropoda venatoria (L.),1767,  (館藏編號: NAA-013-086-002), 本地常見種,,分布於舊宅內


大衛鮑維異足蛛 Heteropoda davidbowie Jäger, 2008, (館藏編號: NAA-013-086-053)


屏東異足蛛 Heteropoda pingtungensis Zhu et Tso, 2006, (館藏編號: NAA-013-086-065)


           管巢蛛科: Clubionidae

樹皮管巢 Clubiona corticalis (Walckenaer),1802,  (NAA-13-090-003-15)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蟹蛛科: Thomisida

三突花蛛 Ebrechtella tricuspidata (Fabricius), 1775, (NAA-13-090-105-77)


蠅虎科近緣科:
體長多數不超過15毫米。體短粗而稍扁平, 步足粗短強壯, 善蹦跳, 因而得名。 跳蛛科是蜘蛛目中最大的科, 全球約有3000種。分佈於世界各地, 在熱帶和亞熱帶種類較多。跳蛛的8個眼分3列。第14眼在頭胸部前端的垂直面上, 中間兩眼(前中眼)特別大, 兩旁的眼(前側眼)較小, 均有光澤。第 2列眼(後中眼)位於頭胸部前部背面, 相當小, 往往被毛擋住一部分而不易看清。第3列眼(後側眼)常與前側眼大小相近。如用線把這8眼連起來, 可以看到它們組成1個方形或近似方形的眼區。跳蛛的視力在無脊推動物中最佳, 許多種類能分辨10~20厘米遠的獵物或其他蜘蛛。
跳蛛的體色絢麗多彩, 在陽光下常呈現金屬光澤。雌、雄蛛的體形和大小差別不大, 但色彩和斑紋常有明顯的差異。雄蛛遇雌蛛時, 揮舞其豔麗的第1, 身體左右搖晃, 向雌蛛求偶。如雌蛛爲同種, 則用足作出回答的訊號。跳蛛常在樹皮下、葉下、落葉叢或牆縫等處結兩端開口的薄囊狀巢, 在其中産卵, 守候卵的孵化, 並在巢內越冬或隱蔽。
跳蛛科常見的種類有: 蠅虎善捕食蠅類, 在田間與室內的牆和窗上徘徊, 蟻蛛體細長, 頭胸部的前部隆起, 如蟻的頭部, 1對步足向前舉起, 象蟻的觸角, 腹柄延長而明顯, 如媽蟻的腰, 是蜘蛛目中擬態的典型例子。[1]

           蠅虎科: Salticidae

蠅虎 Euophrys species (?),  (館藏編號: NAA-13-106-003-4), 本地常見的林地種


鰓蛤莫蛛 Harmochirus brachiatus (Thorell),1877,  (館藏編號: NAA-13-106-076)


跳蛛 Helpis species, (館藏編號: NAA-13-106-003-11)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4) 鈍尾目 Amblypygi

            鞭蛛科: Phrynidae

冠棘蟾鞭蛛 Acanthophrynus coronatus Kraepelin, 1899, (館藏編號: NAA-14-XXX-005)
" Phryna (Phrynus) grossetaitai " 這個長期使用且無出處的學名為一裸名, 可能源於標本提供商的誤用結果香港沒有鞭蠍類,標本原產秘魯
體型扁平的鞭蛛類, 前體由一背甲覆蓋,8, 中眼2 , 兩側各有側眼3。後體12, 1節形成腹柄, 其性狀似蠍而體後端無鞭。螫肢兩節, 其形狀和功能象蜘蛛, 但內部無毒腺,第四對足的脛節分成三至四節, 鬚肢上長有尖銳的刺狀物, 來於獵取及抓緊獵物。鞭狀的第一對足上有很多分節, 具有感覺環境的作用。夜行性, 以昆蟲或其他節肢動物為食,卵在雌蟲的育兒袋中孵化, 幼蟲附在母背上生活。分布於熱帶及亞熱帶地區, 棲於潮溼的環境中, 主要在樹皮下或森林區的落葉堆中, 石隙的洞穴中活動。


坦桑尼亞巨人鞭蛛 Damon variegatus C. L. Koch, 1850, (館藏編號: NAA-14-XXX-031)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5) 有鞭目 Thelyphonida

           長尾鞭蠍科: Thelyphonidae

鞭蠍 Typopeltis sp., (館藏編號: NAA-15-XXX-004)
香港未發現鞭蠍類,標本種產地: 美國
身體分前體和後體兩部分, 前體有背甲覆蓋; 頭胸無分節, 其前方中央處有眼1, 兩側有眼4~5對。螫肢分兩節, 2節的螫牙與基節的突出部組成螫鉗。 觸肢粗壯, 其中4對為步行足, 1對十分細長, 為重要的感覺器官; 其他3對用於行走。後體由12個腹節組成,末節之後長有由30~40小節構成的長尾鞭, 以用攻擊敵方。受驚時會舉起腹部後端, 射出肛門腹分泌液。夜行性, 以昆蟲為主食, 鞭蠍類主要分布於印度馬來西亞巴布亞新畿內亞、南東北部及北的熱帶和亞熱帶地區; 棲息於有落葉或腐木的土壤中。


黑盾鞭蠍 Typopeltis niger (Tarnani), 1894, (館藏編號: NAA-15-XXX-015)
中國特有品種, 標本採自江蘇省南京市(紫金山)


仰光刺客鞭蠍 Hypoctonus rangunensis (Oates), 1889,  (館藏編號: NAA-15-XXX-019)

返回 [重載入主系統]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16) 裂盾目 Schizomida

           裂盾蛛科: Hubbardiidae


bt:基跗節(basitarsus),  cl:爪(claw),  co:髖節(Coxa),  pa: 髕節(Petella),  pe:觸肢(Pedipalp),  pf:臀鞭(pygidial flagellum),  prop:前盾(propeltidium),
mesop:中盾(mesopeltidium),  metap:後盾(metapeltidium),   te:背板(tergite),  ti:脛節(tibia),  tr:轉節(trochanter),  tt:端跗節(telotarsus)

中生裂盾蛛 Mesozomus groehni Muller et al., 2019, (館藏編號: NAA-16-XXX-074)
已經滅絕的中生代物種, 全長約3毫米, 雄性, 發現於緬甸胡康河谷 (Hukawng Valley, Myanmar), 生活於距今9000萬~1億年前的白堊紀中期, 為本科最為原始的族群, 裂盾目的現生種為稀有的蛛形綱成員, 分布於亞洲美洲

 


主要參考文獻


[1]《中國大百科全書》生物學  I ~ III, 中國大百科全書出版社,北京.上海,1991.12.(延陵圖書館索書號: 040.NGL004)
[2]許狄思 費嘉倫編,何迪媛譯《香港動物原色圖鑑》香港政府印務局,1989.8. (延陵圖書館索書號:385.338 NGL001)
[3]Dennis S . Hill, Phyllis M. Hore, Ivan W. B. Thornton, Insects of Hong Kong, Hong Kong University Press, 1982
[4]喬治.麥葛文 著, 陳穎儒 譯 自然珍藏系列:《昆蟲圖鑑》,貓頭鷹出版社, 2000/06
[5]柯林斯精品 ~《蜘蛛》, [英] 希雅德(Hillyard P.)著, 高雲閣 譯, 遼寧教育出版社, 2000/10.(延陵圖書館索書號: 387.5 NGL011)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All images and text on this page are copyright protected  © Acta Scientrium 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