延陵鳥類志 AVES NGIANA

 

 

鳥綱  (AVES)

 

 

: 今鳥亞綱(新鳥總目:麝雉目~鸚形目)


(28) 麝雉目 Opisthocomiformes
關於把麝雉分類位置一直是鳥類學的疑難問題之一, 曾分別被列入鵑形目、鴿形目或雞形目中, 但一直沒有被研究清楚其分類學位置, 因為麝雉跟其他鳥類的關係是若即若離的, 經過近數十年間的爭論一直未有結果, 所以一直被認為是謎一般的鳥類。到了2015年的基因譜系學對麝雉的研究得到一些突破, 結論是這個族群是白堊紀時代結束後, 鳥類中其一的分枝沿獨立進化分支延續至今的遺孤種, 這也解釋了過去一直解決不了把它併入已經各目中皆不適合的理由, 因為它是一個孤立的族群。雖然如此, 麝雉的分類問題迄今仍未完全解決的, 說不定它跟其他目的族群的關係可能更為疏遠。

             麝雉科 Opisthocomidae


(A) 初級飛羽   (B) 次級飛羽  (C) 尾羽

麝 雉  Opisthocomus hoazin (Muller), 1776,  (館藏編號: NGB-071191, 翼羽及尾羽標本)
僅分布於南美洲東北部的鳥類, 外表既似孔雀雉類 (雞形目)又似蕉鵑(蕉鵑目), 因為特別的消化系統使積聚於體內的植物性食物發酵而呈極濃的霉臭味, 故名。又因雛鳥翅膀上第一及第二指上長有翼爪, 用於攀爬, 也被稱為"爪羽雞"。成鳥平均體長60厘米, 頭特別細小, 眼周的皮膚呈紫藍色, 眼皮上有睫毛, 眼內虹膜鮮紅色, 頸部細長, 喙彎曲短小 (外形似鼠鳥目), 枕上有一簇紅褐色冠羽, 上體羽片栗褐色綴以白色班條, 腹羽呈鮮黃至鐵鏽色, 翅膀大但飛行能力不強, 翅羽赤銅色, 成鳥翼爪退化, 尾羽長, 呈灰黑色至黑色, 未端有黃色斑帶。雌雄體色相同, 不善飛行但擅游泳, 一般生活於雨林中, 多棲於距水面不高的樹上, 群棲性, 主要以植物的葉片為食, 嗉囊特別發達, 肌胃退化, 消化系統和反芻草食動物很相似, 分布於南美洲亞馬遜河流域分布, 包括玻利維亞哥倫比亞厄瓜多爾巴西圭亞那秘魯委內瑞拉等皆有紀錄, 麝雉為圭亞那的國鳥。


(29) 美洲鷲目Cathartiformes
傳統鳥類分類系統一直把本科列入隼形目中, 作為獨立的族群,但按最近的研究證明其染色體組型圖更接近鸛類. 反而跟猛禽關係不大; 但基因證明美洲鷲和鸛類近緣的結論, 故有學者認為應獨立的一個目, 即美洲鷲目(Cathartiformes), 包括所有僅分布於美洲的新世界鷲類 (新域鷲 New World Vultures), 但是外觀及習性跟本科成員相似, 屬於鷹科(Accipitridae)的舊世界鷲類 (舊域鷲 Old World Vultures)卻屬於完全不同的族群

             美洲鷲科: Cathartidae

 

(A) 紅頭美洲鷲東部亞種(方亞種) Cathartes aura septentrionalis Wied, 1839,  (館藏編號: NGB-077135, II NSC27, 翼羽標本)
標本: 10根紅頭美洲鷲 ‘Pretty’ 活鳥掉落的翼羽, 最長的達30厘米, 來自美國北卡羅萊納州

    

(B) 紅頭美洲鷲熱帶亞種(南美洲亞種) Cathartes aura ruficollis Spix, 1824,  (館藏編號: NGB-077135A, 16 VIII NSC27, : 紅頭美洲鷲鳥卵的複製品)
標本:  體57厘米, 來源地:烏拉圭, 標本工程: 延陵格物研究

紅頭美洲鷲 Cathartes aura (L.),1758, 僅分布於美洲的一種新大陸鷲類, 大型鳥類, 體長60~80厘米, 翼展170~190厘米, 體重1000~3000克,因外表有點似火雞而有火雞禿鷲之名。頭頸部紫紅色皮膚裸露, 喙部淺黃色, 呈短鉤狀, 全體呈黑色, 體羽色澤較深, 飛翔時翼羽看似銀灰色。日行性群居性鳥類, 主要以剛死亡的動物屍體或腐肉為食, 基本上不會捕獵。繁殖期為3~5月, 雖然多以懸崖、灌木叢或有蔽體的洞穴築巢,但基本上在地面上產卵, 雌鳥產卵1~3枚, 親鳥共同負責孵化。 已知5個亞種, 分布在加拿大南部至南美洲南端。棲息於遼闊至半開放亞熱帶森林、叢林、草坪及沙漠等野外地區, 分為6個亞種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0)  鷹 形 目 Accipitriformes
晝行性猛禽,嘴,腳強健且具利勾,適應於抓捕及撕碎獵物。喙基具蜡膜;翅強而有力,善疾飛及翱翔;索顎型頭骨,體羽大多灰,褐或黑色.多數以小型至中型脊椎動物為主食;特別是鼠類及病弱動物。除繁殖期外大多數單獨活動。許多種類的雌鳥比雄鳥大,在高樹或崖縫隙內內以枯枝編巢,每窩產卵1-6枚,孵化由兩性負責,孵化期35-45天,雛鳥滿被白色絨羽,但需親鳥哺育20-50天。廣布於全球, 約三百多種。

              鶚 科: Pandionidae

Pandion haliaet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79174, IT,1940s)候鳥(偶見)
又名魚鷹, 中型猛禽,平均體長60厘米, 頭及頸部披羽白色, 黑褐至黑色的貫眼粗帶伸至後枕位置,  有較明顯的冠突羽。體羽及翅下覆羽白色, 胸羽有深色帶, 但雌鳥的胸部呈褐黃色斑塊, 未成年鳥上體披羽斑駁, 背羽有白斑。翼羽色調較深, 翼角有黑色的斑, 尾羽較短, 腿部披羽似鵰類, 飛行時翅狹長, 中部彎曲。與鷹形目其他猛禽不同, 牠的趾底密布倒刺, 三前一後的常趾式在捕取魚獲之際轉為對趾式以方便捕攜帶獵物及繼續飛行。幾乎集中以捕魚為食的鳥類, 常出現在大型湖泊、河流及海岸上空, 不論鹹淡水區域, 凡有魚類出現的開放水域。分布於全球各洲大陸沿岸中。在香港屬留鳥, 多數出現在冬季的后海灣一帶。本科僅一屬, 一種 (亦有學者主張分為兩種: 東部鶚 (P. cristatus (Vieillot), 1816)分布澳亞大陸區所羅門群島新喀里多尼亞, 本種被亦稱為西部鴞: 除了澳亞大陸區南美洲中南部以外的其他地域的種群。
標本來源地: 意大利, 雄性成鳥, 年代: 1940年前後。


              鷹 科:Accipitridae

A. 鳶亞科 Elaninae

黑翅鳶  Elanus caeruleus (Desfontaines), 1789, (館藏編號: NGB-080184)(偶見)
體長平均30厘米, 外表如隼, 體色非常單調的小型猛禽,頭羽灰黑色, 眼睛虹膜深紅色, 眼周羽毛深黑色, 吻部較短,黑色。腳部蜡膜黃色。上體披羽灰藍色,下體呈白色; 初級飛羽外側灰黑至黑色, 尾羽較短平, 飛行時呈淺叉狀。飛行時身體上黑白層次分明。日間以突襲式捕捉獵物, 以昆蟲、小型爬行動物和鳥類等。除繁殖季節外, 一般為單獨活動。分布於非洲(撒哈拉沙漠以南)、印度以及東至東南亞各地和歐洲(以西班牙葡萄牙為分布中心)。標本來源地:意大利, 指名亞種 [Elanus caeruleus caeruleus (Desfontaines), 1789], 採集地為未獨立前的馬耳他共和國, 採集年份:1946年。


B. 蜂鷹亞科 Perninae

 

黑冠鵑隼(鳳頭鵑隼) Aviceda leuphotes syama (Hodgson), 1837, (館藏編號: NGB-080159, IV NSC28)候鳥(偶見)
小型猛禽, 鵑隼不屬於隼科, 和隼類關係也不大。平均體長30厘米, 雌、雄鳥外形相似, 雄鳥冠羽明顯, 次級飛羽外側白色, 雌鳥則沒有。眼睛虹膜赤褐色, 喙及腳部和爪皆呈鉛灰色。頭部有明顯的黑色冠羽, 全體上側披羽基本為有藍色金屬光澤的黑色或深褐色。上胸白色, 腹部灰白色綴以栗色的橫斑, 有類似杜鵑屬的典型紋飾。大部分飛羽上部呈黑色, 下部覆羽銀灰色, 次級飛羽有白色橫帶和栗色斑塊,飛行時翅膀闊而圓。
分布於亞洲南部、中南半島中國南部, 台灣香港也有分布。棲息於山地或平原森林地區, 多在晨早或黃昏活動, 以昆蟲為主食, 也捕食小型脊椎動物。繁殖期4月至7月。

 


歐洲蜂鷹 Pernis apivorus (L.),1758,  (館藏編號: NGB-080141, Pre 1924, V NSC27) 來源地區: 意大利 , 製作時期:1924, 雄性成鳥。標本長52厘米)
又稱鵑頭蜂鷹, 已知本屬的鳥類共有3種, 因其特殊的食性而得名。分布亞洲歐洲非洲。本種為中型猛禽, 平均體長60厘米, 平均重量1000克, 頰部披有如鱗狀的細小羽毛, 頭枕部有深褐色的短厚的冠羽, 這種構造便於搗亂蜂巢而有效抵禦蜂群的攻擊。腹羽褐色或栗褐色。 虹膜多為黃色但又有橙紅色, 身體其他部位的披羽跟其他鷹類相似, 本種羽色多變但沒有亞種的分化。以食用蜂巢為生。以胡蜂各個生活史階段的個體為主食,但也捕獵其他昆蟲、蛙類甚至鼠類。主要分布於歐洲亞洲西部的旅鳥, 棲息於稀疏的針葉林和田野及草原中。


C. 齒鷹亞科 Milvinae

黑鳶 (麻鷹) Milvus migrans migrans (Boddaert), 1783, (館藏編號: NGB-080153) 來源地區: 意大利
體長58-69cm, 翼展150cm, 尾羽稍為開叉, 飛行時翅膀長而起角, 尾巴扭動似船舵。經常高飛, 動作悠閒(略拍幾下翅膀,然後滑翔), 利用上升熱氣流,在高空盤旋打轉, 很多時大群在一起。在水面拾食垃圾和死魚。羽毛深褐色, 初級飛羽基部有一片淡色斑。幼鳥軀體有微帶褐色的直紋, 尾羽開叉不明顯, 盤旋時尾羽展開時看似方形甚或略似圓弧形。分布於古北界東洋界澳洲界動物地理區。
黑耳鳶 M. m. lineatus (J. E. Gray), 1831, (館藏編號: NGB-080127)留鳥 ]
香港最常見的猛禽, 10月至翌年4月可見到築巢和大部分棲息在昂船洲香港島較高海拔的山區。通常以樹枝築大巢於樹上,著樹枝的行為, 3月底至5月孵卵,一年產一窩。求偶時在空中表演雜技飛行。


D. 鷹亞科 Accipitrinae

   

鳳頭鷹 Accipiter trivirgatus (Temminck) 1824, (館藏編號: NGB-080029, 21 X NSC5)留鳥
體長40-46厘米, 外形似蒼鷹, 但前者明顯較大, 翼圓, 尾長, 有橫紋, 站立時翼尖衹到尾部基部飛行時常可見到末端白色的尾上覆羽化(有時向兩旁展開)和絨毛狀的白色的尾下覆羽不易見, 成鳥頭部均勻灰褐, 沒有眉紋, 冠羽僅在站立時才勉強可見幼鳥頭部偏褐色, 頭頂有縱紋, 有清晰的眉紋, 腹部白色, 有頗大的斑點本地留鳥, 較易錄得(1995)


雀 鷹 Accipiter nis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80030, 雌性, 25 X NSC5) 冬候鳥
體長32-39厘米(展翼62-76厘米), 性隱秘翼短而末端較鈍,  尾長而末端方形, 上體顏色一般較淺, 不論年歲, 胸部都有橫紋及白色眉雄鳥的頰斑紅棕色本地的冬候鳥, 數量稀少, 但廣泛分布, 分布歐亞大陸非洲等地中國西北部繁殖, 全國各地越冬


蒼 鷹 Accipiter gentili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80021, 27 VIII NSC5, XI NSC6)候鳥(偶見)
體長48~61厘米, 翼展105~130厘米, 為鷹屬中最大的品種與同屬相異處在飛行時頭部明顯突出, 以及尾部頗長雌鳥大小如鵟, 但雄鳥較小成鳥有明顯的白色眉紋和闊大的深色貫眼紋, 幼鳥和亞成鳥偏褐色, 外表與鳳頭鷹很相似屬於本地的偶見候鳥, 分布於歐亞大陸美洲, 中國北部繁殖, 南徙越冬


E. 真鵰亞科 Aquilinae

      

白腹山鵰 Aquilia fasciata (Vieillot), 1822.,  (館藏編號: NGB-080044, 23-25 XII NSC5)留鳥

異 名: Hieraaetus fasciatus Sibley et Monroe (1990, 1993), 中至大型的日間活動猛禽, 偶爾見於本地山區的上空中平均體長65厘米, 翼展超過150厘米上體暗褐色, 各羽有深褐色羽幹紋, 尾羽灰褐色有污白色端緣和黑褐色斑條, 外側尾羽內甲羽 具白色斑紋; 下體白色, 喉部稍沾褐色, 具黑褐色軸紋, 羽端綴淡棕色邊緣; 下腹至尾下覆羽斑紋較寬肉食性鳥類, 性凶猛, 攻擊性強, 通常一對在固定地點捕獵棲息於山區丘陵地帶或開闊原野, 以鼠類及小型脊椎動物為食分布於歐亞大陸南部及非洲, 中國南部留鳥雖然被證實為香港的留鳥, 而且每年至少有1~2對在本地偏遠的地區繁殖, 但隨城市化建設及郊野公園的自然種群受遊人搔擾, 數量已不斷地在減少鳥類學家鄭作新首先質疑本種隸屬山鵰屬(亦稱隼鵰屬 Hieraaetus)的可靠性, 而且根據最近有關遺傳基因的研究亦表明本種與山鵰屬親緣不太相近, 而歸併於鵰屬(Aquila)內 ◦ 白腹山鵰為延陵科學綜合室(自然歷史)的象徵鳥類


金 鵰 Aquila chrysaeto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80172,  12 XII NSC18, : 金鵰鳥卵的複製品)
雁嬋閣 (Atticae Ngansimae) 特藏, 名稱以紀念外祖母張雁嬋太夫人(1921~2018)
雌雄同型的大型猛禽,  體長由75~100厘米以上, 翼展200~230厘米, 平均體重5千克, 眼部虹膜黃褐色, 喙大, 呈鉛灰色, 與頭部等長。鼻上蜡膜淡黃色, 頭頂披羽深褐色, 因枕部至頸項位置柳葉披羽的外緣呈亮黃色, 而在日光下呈現金褐色光澤,  故名, 但未成鳥的相對部位披羽呈棕黃色, 耳羽黑褐色, 體羽基本上以深褐色為主, 亞成鳥兩翼的佈側飛羽基部的白色形成翼上有白色斑塊, 同時尾羽中段兩側皆呈白色而成白色斑條, 外緣黑色成鳥隨年齡增加, 翼內側和尾羽的白色斑塊和斑帶消失, 頭和頸部的金色更為明顯,  胸部及腹部披羽黑褐色, 尾羽長,  尾下覆羽顏色因個體及亞種不同而呈現由黑褐至赤褐色。腿部強壯, 著生深褐色長披羽, 腿羽由長至短至趾的基部, 趾黃色,  爪尖,  呈鉛灰色。
分布北半球大部分地區, 在北美洲的大部分地區
非洲北部、中東歐亞大陸繁殖, 屬於留鳥, 但歐亞大陸北部、中部及東部的族群有遷徙的習性, 南下至喜馬拉雅山脈和中國大陸北部越冬。 一般生活在山地及丘陵地區, 以中型至大型及各種獸類為主食, 飛行高度在4000米以上, 以高原山地及荒漠的險峻處築巢, 一夫一妻制, 繁殖期 3~5月, 雛鳥為晚成性 分5個亞種, 其中以日本亞種為最小, 最大型的是美洲亞種。 過去在香港紀錄的觀念紀錄皆為誤認的。金鵰是延陵科學綜合室(人文及自然)的象徵鳥類
標本: Aquila chrysaetos canadensis L., 1758, 美洲亞種(華北亞種), 亞成鳥, 全長98厘米, 高40厘米, 寬33厘米


F. 鵟亞科 Buteoninae

 

普通鵟 Buteo buteo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80133, Pre 1972, I NSC27) 來源地區: 德國 , 製作時期:1972年或之前
常見中型猛禽, 體長可達50-59厘米。體羽顏色變化很大,上體主要呈暗褐色,下體主要為暗褐色或淡褐色,具深棕色橫斑或縱紋,尾淡灰褐色,具多道暗色橫斑。飛翔時兩翼寬闊,初級飛羽基部有明顯的白斑,翼下白色,僅翼尖、翼角和飛羽外緣黑色(淡色型)或全為黑褐色 (暗色型),尾散開呈扇形, 鼻孔的位置與嘴裂平行,而其他鵟類的鼻孔則與嘴裂呈斜角。虹膜黃色至褐色;鳥喙灰色, 端部膜黃色;腳黃色。翱翔時兩翅微向上舉成淺‘V’字形。主要棲息于山地森林和林緣地帶,從海拔400米的山腳闊葉林到2000米的混交林和針葉林地帶均有分佈,常見在開闊平原、荒漠、曠野、開墾的耕作區、林緣草地和村莊上空盤旋翱翔, 以小型哺乳動物為主要食物,有時也吃腐肉。分佈於歐洲大部份地區和亞洲部分地區。


G. 禿鷲亞科 Aegypiinae

高山兀鷲 (喜山兀鷲) Gyps himalayensis Hume, 1869,  (館藏編號: NGB-080152)
大型的日間活動高原猛禽, 飛行高度最高的鳥類之一。平均體長120厘米, 翼展300厘米, 體重可達12千克。上體羽呈土黃色, 下體羽有白色縱向條斑。頭側、頦至喉部披白色稀疏的絨羽, 頸部披白色絨羽, 淺黃色的領羽疏鬆,翼尖而長, 初級飛羽黑色, 尾羽在中國產其他禿鷲中為較短的。腐肉食性鳥類, 雖然體型大但不凶猛, 但不會進行狩獵而搜索動物屍體為食, 多棲息於高山的峭壁或開闊的草原中。如今以西藏地區的喜瑪拉雅山脈為分布中心, 其他亦見於甘肅青海寧夏四川雲南新疆等地, 除中國外, 也見於阿富汗印度尼泊爾。標本為本種的完整頭骨及部分頸椎, 來源地: 中國


H. 鷂亞科 Circinae

白頭鷂(澤鷂) Circus aeruginos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80132, Pre 1945, I NSC27) 性別: 雌性, 來源地區: 立陶宛共和國 , 製作時期:1945年或之前
常見於沼澤中, 故名澤鷂, 本種為鷂屬中最大的品種,成鳥體長48~60厘米以上,翼展130厘米以上。雌鳥較雄鳥為大, 雄鳥頭頂部至頸部覆羽淡黃白至淺棕色, 背部、肩部和腰部羽毛栗褐色;尾上覆羽近白色至灰白色,有少許棕褐色的斑紋,尾羽呈銀灰褐色, 頂端色較淡;外側尾羽基部呈淺綠色;翅上小覆羽和內側中覆羽淺黃色,並有黑褐色縱向斑紋, 初級覆羽和外側大覆羽銀灰色,其餘翅上覆羽均為暗褐色,外側初級飛羽黑褐色;內側初級飛羽淡灰褐色,次級飛羽灰色,眼先長有黑色剛毛,眼周暗褐色,耳覆羽乳白色,具黑褐色縱紋,頸部長有一圈黑褐色的覆羽;羽緣淺黃白色的羽毛,形成不甚明顯的皺翎。翅下覆羽近白色,腋羽呈淡栗褐色,具褐色縱紋或褐斑。
主要分布於歐亞大陸及北馬達加斯加新畿內亞, 生境區以俄羅斯平原、歐洲北部和中部的蘆葦叢。 以鳴禽和水烏的幼鳥為主食,也捕捉田鼠、魚類、蛙類和小型爬行動物。一般在低空和地區襲擊獵物, 跟其他猛禽不同, 此物種不會把獵物帶回巢穴而在獵場進食。
基於對猛禽的保育和維護政策, 使得收集新近的標本行為變得不合法, 故此僅能引入舊藏。


烏灰鷂 Circus pygarg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80137, 14 VI NSC27) 性別: 雌性, 來源地區: 意大利 , 製作時期:1934年或之前
中型猛禽, 本種雄鳥體長40~50厘米, 上體呈灰藍色; 下胸和腹部和脇為白色, 眼部虹膜黃色。 雌鳥體長47~50厘米以上, 上體暗褐色, 下體褐黃色, 有較粗的紅褐色縱紋, 尾羽上部白色且有暗色橫斑, 虹膜黃褐色 棲於山地低海拔的丘陵以及山腳平原區的河流、湖泊和沼澤的開闊地域, 主要於近地面飛行巡獵, 以鼠類、小型爬行動物及昆蟲為食, 也捕獵其他鳥類的幼雛和卵。主要分布於古北界西部和中部地區, 廣布於歐洲西部、非洲亞洲的東部和中部。


I. 蛇鵰亞科 Circaetinae

蛇鵰 Spilornis cheela ricketti Sclater, 1919, (館藏編號: NGB-080178)
中型猛禽,分別因冠羽明顯或食性而得名。成鳥平均體長55~70厘米,上體披羽暗褐色; 下體棕褐色,綴有白色的斑點,故又有"梅花鷹"的俗名。飛羽暗褐色,近末端色而形成大型狹長的白斑, 尾羽黑色, 尾下覆羽白色。喙部及爪皆為灰黑色, 蜡膜及趾黃色。 棲息於深山的林區中,多在林緣的高空飛翔,以蛇類為主食,亦捕獵其他鳥類、蜥蝪、蛙類和鼠類等。3月至5月為繁殖期, 親鳥以樹枝在大型喬木上築巢, 雌鳥一般產1枚卵及負責孵卵,約35天孵出,雛鳥為晚成鳥, 由親鳥撫養約60天便能飛行,之後仍需要跟隨及學習生存技巧才能獨立生活。分布於東南亞洲(中國大陸、香港台灣泰國印度緬甸巴基斯坦馬來西亞菲律賓印尼)。雛鳥標本(自然死亡的個體), 來源地: 中國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1) 鴞 形 目 Strigiformes

本目鳥類泛稱貓頭鷹。
夜行性猛禽,小至大型攀禽。具鉤嘴,利爪以抓捕,撕食獵物;嘴基具蜡膜,眼大,適於夜視。雙眼向前,眼周多具面盤,耳孔特大且左右不對稱,有助於夜間對聲音的感知。裂顎型頭骨,足為轉趾型,腳,腿健壯,常披羽。體羽多以褐色為主,質柔軟,飛行時無聲,以適感夜間隱蔽。大多數為森林鳥類,以昆蟲,鼠類及小鳥為食。在樹洞或岩洞內築巢,每窩產白色球狀卵4-7枚,由雌鳥孵化,雄鳥銜食喂雌。孵化期約30天,雛鳥晚成。由於在夜間活動,以鼠類為主食,為重要的益鳥。廣泛產於各地,由於生態系的人為破壞,鴞類的生存機會已構成很大的威脅。共有兩科:草鴞科(Tytonidae)和鴟鴞科(Strigidae).

             鴟鴞科: Strigidae

縱紋腹小鴞 Athene noctua (Scopoli), 1769 , (館藏編號: NGB-081189)
標本來源地: 英國,歐洲亞種: Athene noctua vidalii A.E.Brehm, 1857


 

     

斑頭鵂鶹 Glaucidium cuculoides (Vigors), 1831, (館藏編號: NGB-081022, IX NSC5)留鳥
標本為whitelyi亞種, 翼長26厘米, 沒角耳羽簇的鴞類,  上體棕粟色而有赭色橫斑, 肩部似中部有一條白色條紋, 下體褐色, 有褐紅色橫斑。尾羽深褐色, 眼部虹膜黃褐色, 嘴部偏綠而端黃色。這種和其他鴞類不同, 日間捕獵, 多作低空飛行。主要分布於中至南一帶, 本地留鳥, 廣泛分布各區, 但很分散 。


領角鴞 Otus lettia erythrocampe (Buturlin), 1910 , (館藏編號: NGB-081160)
標本來源地: 中國


短耳鴞 Asio flammeus (Pontoppidan), 1763, (館藏編號: NGB-081034, 18 X NSC5)的留居狀況不詳
翼長29厘米;尾羽長14厘米;體長之個體變異極大,約為3343厘米,體背面大致為黃褐色,有黑色縱斑紋,飛羽上則為橫斑;臉盤之羽色為黃白色,邊緣白色,圍眼部黝黑色,牠的角羽很小較不明顯。胸、腹部之底色為黃白色,有褐色縱斑。喙部黑色,腳及趾密生淡黃色羽毛。為少數幾種能在白天活動的貓頭鷹之一。牠棲息於開曠的平原,或泥濘的澤地。平時多藏匿於草叢中,陰天或黃昏時於低空盤旋,伺機捕食地上活動的小型哺乳類、鳥類和昆蟲為食。分布於歐亞大陸、南美洲美洲中國各地冬候鳥,為本地的迷鳥。


鵰 鴞 Bubo bubo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81094) 留鳥
世界上最大的鴞類, 體長60~68厘米, 上體呈棕褐相雜的淡黃色, 具黑褐色蟲蠹狀橫斑, 腹羽以栗色為主, 有濃密的偏黑色縱紋, 頦和喉呈白色頭部的臉盤及耳羽很明顯, 蹠部披純栗黃色羽翼展寬大而尾羽較短, 眼呈金橙色, 喙部及爪呈鉛黑色夜行性鳥類, 飛行寂靜無聲, 拍翼緩慢著力, 一般貼近地面捕獵, 性情機警且凶猛, 以鼠類及中小型哺乳類或其他鳥類為食繁殖時巢築於懸崖邊緣的險要處, 為本地非常稀少的留鳥,但較廣泛分布於歐亞大陸的其他地區


             草鴞科: Tytonidae

東方草鴞 Tyto longimembris (Jerdon), 1839, (館藏編號: NGB-082035, 25 XI NSC5)的留居狀況不詳
翼長35厘米, 臉龐呈心形的鴞類, 寬大的面盤增加其聽力, 眼呈深黑色, 上體深褐色, 全身多具斑點雜斑或蠕蟲狀細紋, 飛行時呈白色體羽較為明顯。腳及翼都較長, 羽毛柔軟, 飛行時寂靜無聲。日間在草叢中休息, 主要於夜間活動, 以鼠類及蛇類為食。本地的偶見鳥類, 記錄的數量不穩定, 分布於中國南部印度菲律賓澳洲等地。鳥類學家鄭作新列為草鴞(Tyto capensis)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2) 鼠 鳥 目 Coliformes

本目僅一科,兩屬共有六個品種,分布於撒哈拉沙漠以南的非洲大陸, 為陸生鳥類原始的族群, 鼠鳥的起源可追溯至600萬至2600萬年前 (根據 Proctor et Lynch, 1993 的理論), 與史前一族長喙鳥類 Sandcoleiformes(新發現的己滅絕鳥類族群) 的關係極為密切。小型的樹棲鳥類, 楔形的長羽比身體長得很多, 翅短而圓, 體羽略呈毛狀, 雌雄鳥頭部皆有冠羽。喙部短而鈍, 先端下彎, 嘴基有蜡膜。腿部很短,爪長且趾很強健, 後趾能向前轉向成為前趾型,頭骨裂[型。植食性, 以葉芽、花及果實為食, 群居性, 疏鬆呈碗狀的巢築在離在地面不高的樹上, 每窩產卵2~7枚, 雌雄皆要負責孵化, 雛鳥為晚成鳥。
本目的鳥類的一般披有色調較為灰黯的體羽, 而且飛行能力較弱, 一般在樹上爬走往來, 動作如鼠, 故名。從分類學的研究顯示: 本目與其他陸生鳥類的親緣關係很遠, 故有學者將之晉升為鼠鳥小綱 (Coliae)而論之。

             鼠鳥科: Coliidae

點斑鼠鳥(白頭鼠鳥) Colius striatus Gmelin, 1789, (館藏編號: NGB-083103)
成鳥一般長35 厘米左右, 重約 60克左右 本屬已知共有4種, 高度社會化鳥類, 為鼠鳥中最大型的品種分布: 除沙漠及熱帶雨林區域外, 東至厄立特里亞(Eritrea)及衣索比亞(Ethiopia); 穿越東地區南達南非之南部。


紅臉鼠鳥 Urocolius indicus (Latham), 1790, (館藏編號: NGB-083104)
標本來自南非, 可能是 transvaalensis 亞種, 一般體長30厘米, 尾羽約佔體長之半。頸部有冠羽, 眼週有紅色皮膜, 喙部上部朱紅色, 體羽棕褐色。雌雄相似。高度社會化鳥類,分布於南非扎伊爾贊比亞坦桑尼亞, 南至好望角以上兩種鼠鳥標本源自南非一所野生生物復康中心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4) 咬 鵑 目  Trogoniformes

小型攀禽, 喙短而粗壯, 先端具u; 腿短而弱, 異趾足型(第一、二趾向後, 第三、四趾向前), 擅於攀樹握枝; 翅短圓, 尾長而呈楔形, 裂蹟型頭骨, 眼大, 四周有一圈鮮艷的裸皮; 體羽鬆軟而密; 常有鮮艷色彩及金屬閃光, 雌雄異色, 雌鳥羽色明顯較暗啞。以昆蟲及植物果實為食, 在樹洞中築巢, 每窩產卵2~4枚, 由雙親孵化, 約需時17~19天, 雛鳥不被絨羽, 晚成鳥, 由親鳥反吐哺育, 本目僅含一科, 廣泛分布於各大陸的熱帶森林內。

             咬鵑科: Trogonidae

菲律賓咬鵑(粉胸咬鵑) Harpactes ardens (Temminck), 1826, (館藏編號: NGB-085106)
分布
菲律賓。標本為英國維多利亞時代製品 (略為修繕), 雌性成鳥, 此標本曾被誤定為黃棕腰咬鵑 Harpactes orrhophaeus (Cabanis & Heine), 1863


橙胸咬鵑 Harpactes oreskios (Temminck), 1823, (館藏編號: NGB-085183)
分布東南亞各地
, 標本來源地: 印尼, 雌鳥。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5) 犀 鳥 目Bucerotiformes


(36) 佛 法 僧 目 Coracciiformes

小型至大型攀禽, 喙形多樣, 適應於多種生活方式, 腳短腳弱, 并趾型; 翅短圓, 索顎型頭骨大多在洞穴築巢, 雛鳥為晚成性, 廣布於全球各地, 以溫熱帶為主。

             佛法僧科: Coraciidae
 

藍胸佛法僧 Coracias garrul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092105) 
體長30厘米, 頭部及下體及前翼天藍色, 飛羽黑色, 上背、背及三級飛羽呈沙棕色, 整體羽質較啞褐, 翼覆羽綠藍色, 尾上覆羽及尾羽褐色。棲息於疏林或耕地的高樹上, 以昆蟲為主食, 也捕獵小型脊椎動物, 繁殖時於無襯墊的樹洞為巢。分布於非洲北部歐洲西部大部份地區、以東其他地區至亞洲西部也零星地出現, 中國也有紀錄, 冬季時遷往非洲南部  


             翠鳥科: Alcedinidae


普通翠鳥 Alcedo atthis bengalensis (Gmelin), 1788, (館藏編號: NGB-095156, 18 II NSC28)留鳥 
標本來源: 南地區

 


藍 翠 鳥 Halcyon pileata (Boddaert) 1783,  (館藏編號: NGB-095027, 5 X NSC5)留鳥 
體長30厘米, 除了翼上覆羽為黑色以外, 上體的其他部分呈鮮艷的深藍色, 頭頂部黑色, 頸羽呈白色的狹窄領紋帶, 腹部淡紅棕色,飛行時可見明顯的白色翼斑, 尾羽。 咀長,紅色,形如短劍狀,腳部短縮,呈赤紅色,尾羽短小。繁殖季節於岸邊掘洞為巢,以蟹類、昆蟲和小型魚類為食。本地的留鳥,數量較少, 主要分布於亞洲南部。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7) 鴷 形 目 Piciformes 

小至中型攀禽, 喙粗壯, 長直如鑿; 舌借特殊結構能遠伸口外, 鉤取昆蟲; 對趾型足; 尾羽大多數具堅硬的羽幹, 在啄木時起支撐作用蜥顎, 索顎或雀顎型頭骨。為森林鳥類, 以昆蟲;  特別是樹皮下的昆蟲為主食, 多於樹斡鑿洞為巢, 產3-5枚白色卵, 孵化期10-18天, 雛鳥晚成性, 分布遍及各地。

   37a. 鴷亞目 Pici

             鵎鵼科: Ramphastidae

扁嘴山巨嘴鳥 Andigena laminirostris Gould, 1851, (館藏編號: NGB-096182)
中型攀禽, 分佈南美洲(厄瓜多爾西部和哥倫比亞南部)。來源:舊藏標本, 法國巴黎


             鬚鴷科: Capitonidae

藍喉擬啄木鳥 Megalaima asiatica (Latham) 1790, (館藏編號: NGB-100085)
體長20厘米, 額部及頭頂及枕部呈朱紅色, 額斑後綴以金黃色, 額部與枕間有黑色橫帶(標本不明顯)。眉紋、頦及喉部亮銅藍色, 上體呈草綠色, 有時散布銅藍雜色, 上喙以上端有鬚狀剛毛, 故這類鳥亦稱鬚鴷。棲息於1600米以下的山谷及丘陵地區, 以無花果為主食, 主要分布於雲南廣西, 香港未有記錄


             啄木鳥科: Picidae

黑枕綠鴷 Picus canus Gmelin 1788, (館藏編號: NGB-104068, NGB-104070, 雌: 15 VI NSC6 雄: 20 XI NSC6 )留鳥(現己消失)
本種為 sobrimus亞種, 體長約32厘米,翼長14厘米,體羽綠色。雄鳥()額及頭部前端呈輝紅玉色, 眼先黑色, 頭及頸其餘部分灰色, 背部羽毛一般呈橄欖綠色, 飛羽及初級飛羽暗褐色, 羽片外有一系列白色的斑塊, 尾羽硬挺, 用以停上樹幹上覓食時支撐身體。喙鑿狀, 舌部有可以遠伸口外的結構特殊, 以便把昆蟲從樹洞內鉤出。雌鳥()大致似雄鳥,但額至前頭灰色。棲息於茂密的林區的攀禽,以粗壯的咀部在樹上鑿洞,以找尋昆蟲為食。根據文獻記載: 香港過去數量稀少的留鳥,由於成熟樹林環境的消失,1977年至今,未有野生記錄。
注: 本館藏之雌性標本因受蟲蝕已經損毀


白背啄木鳥 Dendrocopos leucotos (Bechstein), 1802, (館藏編號: NGB-104177)


蟻鴷(地啄木) Jynx torquilla torquilla (L.), 1758, (館藏編號: NGB-104180)
雄性成鳥, 來源地區: 意大利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8) 叫鶴目 Cariamiformes

按傳統分類系統, 本族群鳥類隸屬一個具有多族群的集合大型分類組鶴形目, 但根據形態及基因上的研究表明它屬於南鳥類(包括隼形目、鸚形目和雀形目)的獨立分支, 跟鶴形目關係疏遠。這個目的絕大多數成員多為已經滅絕的大型掠食性鳥類, 叫鶴類化石更可追溯至白堊紀晚期, 新生代早期(6000萬年前)曾出現在南美洲的化石鳥類駭鳥(Phorusrhacos longissimus Ameghino, 1887, )和同屬駭鳥科 (Phorusrhacidae)分布於北美洲, 大約在180萬年前已經滅絕的泰坦鳥 (Titanis walleri Brodkorb, 1963)和南美洲的恐鶴(Phorusrhacos)等, 都是性情凶猛的大型食肉鳥。時至今天僅殘叫鶴科2屬2種, 都是分布於南美洲, 大型走禽, 因外形似鶴, 叫聲嚮亮而得名, 與其已經滅亡的近親相比,鶴沒有凶猛的掠食性, 牠們以昆蟲、蜥蝪和蛇為主食。

             叫鶴科: Cariamidae

紅腿叫鶴 Cariama cristata (L.), 1766, (館藏編號: NGB-105167)

標本資料: 全長75厘米, 高56厘米, 雄鳥, 舊藏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39)隼 形 目 Falconiformes

             隼科: Falconidae
 

紅 隼 Falco tinnuncul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106043, 20-21 XII NSC5)冬候鳥
雄鳥體長約30厘米,雌鳥33厘米,小型猛禽。尾部細長,翼端尖,擅長空中定點振翅,常見於空中定點鼓翼,伺機捕食獵物。雌鳥上身為紅褐色;雄鳥僅背部為紅褐色頭及尾為灰色。尾羽末端有一條黑色橫帶。香港的冬候鳥, 分布廣泛, 但多棲息於開闢的原野, 一般單獨活動, 分布於歐亞大陸及非洲


燕 隼 Falco subbuteo subbuteo L., 1758,  (館藏編號: NGB-106155, 14 II NSC28)過境遷徙鳥
小型猛禽, 平均體長32厘米, 翼展75厘米, 雌鳥體型比雄鳥略大。頭部和頸部, 以及身體上部羽色灰黑色, 下體灰白, 綴以灰色縱向條紋, 腿羽栗褐(雄鳥)至栗紅色(雌鳥), 翼狹長而尖如鐮形, 尾羽較同屬的鳥類短, 因飛行姿態似燕子, 故名。棲息於開闊的稀疏林區,以鳥類和昆蟲為主要, 擅於長時期在空中盤旋, 捕高速飛行的燕子或雨燕和其他小型鳥類, 分布古北界, 橫跨非洲歐洲亞洲, 長途遷徙鳥, 亞洲非洲較南方地域越冬。香港罕見的遷徙性鳥類。標本來源: 中國, 性別: 雄鳥
 


游  隼  Falco peregrinus Tunstall, 1771,  (館藏編號: NGB-106158, III NSC28)留鳥/冬候鳥

隼屬最大型物種, 為中型晝行性猛禽,平均體長40厘米, 翼展可達100厘米以上, 虹膜暗褐色, 眼簾、咀基及鼻上和趾上蠟膜呈黃色,咀部呈鉛灰色, 雌雄外型相似但雌鳥明顯比雄鳥大, 物種平均壽命11年。本種的特徵最大是頭部和後頸羽毛呈深藍灰至灰褐色,臉頰有大型下垂的黑褐色髭紋。翅上覆羽、腰部及尾羽皆為藍灰色, 羽幹黑褐色、飛行羽亦呈黑褐色, 下體羽毛以白色至淡黃色為主,胸部以上的黑褐色縱紋較幼細,以下的較粗大。本種是世界上分布最廣, 飛行速度最快的烏類, 性情凶猛, 以各種中小型鳥類為食, 偶爾也捕獵小型哺乳動物為食, 狩獵速度之快及行動之敏捷程度, 基本上沒有其他猛禽可以相比。已知有18個亞種, 不同亞種其習性也略有不同, 一部分是留鳥, 也有些是候烏, 其中體羽呈藍灰色的南方亞種 Falco peregrinus peregrinator (Sundevall), 1837 比較喜歡在多個棲息地之間漫遊。在香港幾乎分布全球各地的南方亞種以留鳥形式生活, 北方亞種橫越中國東北部南下越冬, 為稀有的冬候鳥, 分布:除了南極以外, 本種在全球各大洲皆有紀錄。
標本資料: 北方游隼(普遍亞種) Falco peregrinus calidus Latham 1790, 體 長53厘米, 比南方亞種大, 體羽偏呈黃褐色, 外表似獵隼 Falco cherrug (Gray), 1834 , 標本來源地:中國山東, 後期工程: 延陵格物研究組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40) 鸚 形 目 Psittaciformes 

本目鳥類原不產於本地,全為引入品種,雖常見於鳥類市場,但遊離者從未見於嶺園地區。小型至中等攀禽,喙短鈍,先端貝利鉤,適於剝食種子硬殼并可銜枝攀緣,索顎型頭骨,上頜與頭骨間有可動關節,當下喙張開時,通過一系列骨骼間的杠桿作用而上抬上頜,此點不僅在鳥類,而且脊椎動物中均甚為罕見。腿短,對趾型足,爪強健,具有利於抓持及攀爬的鉤, 舌部結構為鳥類中絕無僅有厚肌質結構。為典型森林鳥類,樹棲性強,很少落地,體羽比其他鳥類相對較稀疏及硬,而且具有閃光的鮮艷顏色,大多為紅,綠色澤.雌雄相似,在樹洞式岩洞內築巢,產1-12枚白色近球形的卵,由兩性負責孵化,孵化期21-28天,雛鳥為晚成鳥.本目僅有1科: 鸚鵡科(Psittacidae),廣泛分布於各大陸的熱帶森林內,尤以澳洲的種類最為豐富。

             鸚鵡科: Psittacidae

非洲灰鸚鵡 Psittacus erithacus L., 1758, (館藏編號: NGB-110179 )
來源地區: 美國 (1997年)


情鳥(桃面愛情鳥) Agapornis roseicollis (Vieillot), 1818, (館藏編號: NGB-110154 )
雄性成鳥, 來源地區: 意大利


虎皮鸚鵡 Melopsittacus undulatus (Shaw) 1805,  (館藏編號: NGB-110005b, 31 XII NSC5) 歸化族群


緋胸鸚鵡 Psittacula alexandri (L.) 1758,  (館藏編號: NGB-110069, 20 VI NSC6 )歸化族群
色彩艷麗的鸚鵡, 體長33~38厘米, 胸部粉紅色, 成鳥頭頂及臉頰紫灰色; 兩翼及尾羽呈綠色, 有黑色的髭鬚。雄鳥的上喙部為紅色, 雌鳥則全為黑色, 胸部的緋紅色亦比雌鳥深, 尾部較短。平時成小群活動。繁殖期成對,在高大樹木的樹洞內營巢。分布於中南半島各國到馬來西亞中部,包括印度北部、尼泊爾緬甸泰國越南寮國柬埔寨等地以及中國廣西廣東海南島



(左) Stephena 的標本和存放體腔骨灰的罐, (右) Stephena與鮮活的紅肩金剛鸚鵡(漢氏金剛鸚鵡 Diopsittaca nobilis L., 1758 ) 肉肉 (Niku)

大緋胸鸚鵡 Psittacula derbiana (Fraser) 1852,  (館藏編號: NGB-110146, Stephena,雌)歸化族群    

返回  [延陵動物志(鳥綱)分類索引表]  /  [延陵科學綜合室主網頁]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All images and text on this page are copyright protected  © Acta Scientrium Ngensi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