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
不死的鳳凰 - 粵紫萁(Osmunda mildei C. Chr. 1906.) 粵紫萁學名勘正一百週年紀念 (1906 ~ 2006) 下卷
謹此獻給中國蕨類學奠基功績不朽的秦仁昌教授 IN DEDICATION OF PROFESSOR R.C.CHING (1889-1986) THE FOUNDER OF CHINESE PTERIDOLOGY
粵紫萁是延陵植物標本閣的象徵, 它在大自然界中雖然卑微但具有極強的生命力, 縱然經歷季節性的影響而脫落了葉片, 但不久幼葉又再次脫囊重發, 迄今為止, 我們所發現的各株粵紫萁, 全都能倖存下來, 它仿佛教人相信: 粵紫萁是不會死的。 粵紫萁除了極具生命力及生存鬥志而外, 我們嚮往它那甘於平淡而靜棲於闌珊暗角裡泰然生活的精神, 是人世間君子的特質 ~ 因為在這紛擾的社會裡, 爭奪名利場的人實在太多了。
天生一隻又一隻, 三四五六七八隻, 鳳凰其少鳥其多, 啄盡人間天下石。 引 言 在香港隱身了數十載的粵紫萁 ( Osmunda mildei C. Chr. ), 自去年四月被重發現後, 我們一直有以下的疑問: 按記載, 大帽山也是它的重要產地之一, 那麼時至今天, 它是否仍然在那兒生還呢?! 要解答此疑問, 我們進行了十數回對大帽山的各個區域的詳細勘查, 從而找到了不少香港稀有蕨類的生境點, 其中還包括新紀錄、新種以及重新被發現的極稀有品種, 粵紫萁是後者的代表物種。"精誠所至, 金石為開", 2005年期間我們兩次在大帽山發現它, 從而確鑿地證實了它仍然在這個區域中生存著, 大帽山是粵紫萁的生命搖籃。 粵紫萁 ( Osmunda mildei C. Chr.1906. )NSF-F13600H 粵紫萁一百年來的發現全紀錄 (最新結論) 粵紫萁其新種的屬性自發表後至今(1906-2006), 剛好是一個世紀了, 在大自然發現的粵紫萁次數僅僅數次, 但是最近數年間, 據說深圳亦有發現紀錄, 這是與一個與港境一依帶水的山區, 現將已知的記錄分列於下: 1857年前╱
夏氏(Harland) 採自香港, 但不知其屬性, 被威廉.積遜.胡克誤為肉桂紫萁(Osmunda
cinnamomea L.), 其後直至於1905年才被蕨類學家克利斯頓森
(Carl.Christensen)更正發表為新種(Osmunda mildei)。 自1995年以後近10年間, 粵紫萁已經任何可靠紀錄。 千禧年伊始, 國內的植物探索隊在港境以東,東平洲對岸的大鵬半島上發現粵紫萁,這是深圳地區首次發現了它,也成為深圳十分重要的蕨類植物新紀錄,此時人們在慶幸粵紫萁仍然生存的同時,似乎又為它在香港的絕跡而有點神傷。 倖而皇天不負有心人, 我們終於能在香港境內尋回屬於香港的粵紫萁, 而且證實它既未有在此滅絕。我們有理由相信, 必然仍有未被發現的粵紫萁植株隱藏在香港生境內的深谷溪地, 等待有緣人的探訪, 為何我們有如斯的想法? 因為香港是粵紫萁(Osmunda mildei)真正的家鄉...... 路旁薇株無人惜 幽境繁叢有緣見
由於人為對大帽山生境的改變, 使粵紫萁的種源受到破壞,
相信絕大多數的植株因而滅跡。 2005年10月下旬的早上, 格物研究組沿途而上, 在海拔680米山友行人如梭般的路旁的石隙處, 赫然發了一株僅有3根葉柄的小粵紫萁植株, 與之相伴的瓦氏紫萁 (Osmunda vachelii Hook.)、紫萁 (Osmunda japonica Thunb.)、假毛蕨 (Pseudocyclosorus tylodes (Kunze) Ching)等使它很巧妙地穩身在上述蕨類之中, 但仍被我們其中一員發現, 發現者初證實其品種無訛時, 曾歡喜若狂地跪在地上, 良久才平靜下來, 該植株被命名為 "繆繆 (μ-μ)"。我們繼而在以繆繆中心的方圓數十米的範圍進行勘察, 可惜再無發現。
11月至12月期間我們踏足不少大帽山不同高度、人跡罕至的生態區繼續勘查, 目的是了解大帽山雙蓋蕨 ( Diplazium taimoshanensis Ng et al. )能否在其他區域再發現及瘤足蕨科( Plagiogyriaceae )植物是否存在大帽山區域等。此等探索不能使上述課題有太大的進展, 但是於12月的一個下午格物研究沿溪溯源而下, 到達約海拔 480米的溪邊與另一條似乎乾涸的小溪谷交匯處, 那兒為一大群生長良好的烏毛蕨 ( Blechnum orientale L. ), 伴以瓦氏紫萁 ( Osmunda vachelii Hook. )及紫萁 ( Osmunda japonica Thunb. )等蕨類植物, 其中一個植株與繆繆的隱匿行為明顯不同, 自10米以外已教人看出了它, 當時我們所有人都知道它就是粵紫萁, 此次發現的是一株極為成熟的發育良好的巨大個體, 我們稱之為 " 美美(me-me)" 植株高達 1 米或以上, 簇生葉柄達16根(或以上), 羽片發育茂盛, 地上莖及根部緊附在地下水緩緩流動的富含腐植土質中。這個植株的發現, 不僅為研究這稀危蕨類的形態學方面提供具極重要的資料外, 更甚者, 我們收集原生地的氣候環境、植株及土壤等資料有助較完全地了解粵紫萁的生存條件。這植株發現後, 我們也在其中心的方圓數十米範圍; 且自溪源至山腳流域地區的林地進行較詳細的勘查, 結果也是再無發現。 我們認為: 粵紫萁在大帽山的分布是間斷性的, 有理由相信現今所見者可能是從前各個種群中的遺孤。由此可見, 粵紫萁必然仍在大帽山不為人知其他區域中有分布的, 問題是何時再被發現而矣。
首次在大帽山發現的一株苟延殘喘的粵紫萁繆繆, 見證了人類對生態破壞帶來的後果; 與之相反, 遠離人跡的另一株發育卻異常良好。但是我們在粵紫萁的研究課題中, 最引人注視的問題是: 縱然粵紫萁對環境較強的適應力, 但其繁殖力異常弱勢, 如此下去, 它在自然界消失是旦夕之事了 !
後 記
粵紫萁的生存是自然界的奇蹟, 同時在 "眾裡尋他千百度" 的狀態下被數次發現, 這無疑是大自然對我們的寵幸。因此我們更應以百折不撓的勇氣與毅力, 為香港的蕨類植物研究作出摰誠的貢獻。 粵紫萁外表平凡而不顯眼, 它雖然處於生存機率的極危狀態, 與其同處境的物種也不少, 但是它是不死的鳳凰, 是延陵植物標本閣的象徵, 對我們來說, 它的地位是無法被其他奇花異卉所替代的, 相信我們的下一代仍然可以見到它, 甚至可以成功把它保育下去 !
二零零六年一月廿一日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