紀蹄蓋蕨科一新物種: 大帽山雙蓋蕨 Diplazium taimoshanensis Ng et al., stat. nova 征雲及翱鵰, 2005年11月23日
原始論文: A New Species of the Athyriaceae from Hong Kong: Diplazium taimoshanensis Ng et al., stat. nova
摘 要 本文確定一種在此之前未被發現的雙蓋蕨植物, 其外觀與僅知發現於海南、廣西、雲南及中國境外的越南, 而粵、港地區則沒有紀錄蕨類植物 - 鋸齒雙蓋蕨 ( = 沙煲山雙蓋蕨 ) (Diplazium serratifolium Ching)極為相似, 最初我們將之鑑定為其地緣變異種 (Geographical variety), 當完成論文的同時, 仔細覆核其地上莖的結構, 赫然發現其鋸齒雙蓋蕨大為相異, 故此我們重新將之與雙蓋蕨 ( Diplazium donianum (Mett.) Tard.-Blot )及馬鞍山雙蓋蕨 ( Diplazium maonense Ching )再作比對, 這祗是再次證實以往的結果 ~ 它與前者皆不相同, 故此遂建議擬定一新種, 即大帽山雙蓋蕨( Diplazium taimoshanensis Ng et al.) ◦
命名之詞源 大帽山雙蓋蕨(
Diplazium taimoshanensis
Ng et al.)種名名稱來自標本的來源地 ~ 香港的大帽山
(Tai Mo Shan, HONK KONG)◦
自鴉片戰爭失敗作始, 香港便成為英國的殖民地, 此後由來港研究植物的外國學者, 以至中國聲名赫然的植物學者, 他們在大帽山發現了數量繁鉅的物種, 其中不少模式標本便採於斯, 但是他們似乎忽略對大帽山的 "回饋"◦ 我們故特此將本種蕨的名稱贈予她, 除了表達我們對她的愛慕之情外, 更因她給予我們植物探索者的包容與恩澤, 聊以無限的感激 ! 關鍵詞 大帽山、 蹄蓋蕨科(Athyriaceae)、雙蓋蕨屬(Diplazium)、鋸齒雙蓋蕨 ( Diplazium serratifolium Ching )、大帽山雙蓋蕨 (Diplazium taimoshanensis Ng et al., stat. nova )、雙蓋蕨 [ Diplazium donianum (Mett.) Tard.-Blot ]、馬鞍山雙蓋蕨 ( Diplazium maonense Ching )◦ 大帽山雙蓋蕨、鋸齒雙蓋蕨及香港已知雙蓋蕨屬植物分種檢索表 根據近年較新的文獻顯示, 全世界己知的雙蓋蕨屬 (Diplazium) 植物約 30種 (根據秦仁昌蕨類分類系統進行分類), 其中香港有4種 [5], 延陵植物標本閣藏有全部憑證標本, 全部品種皆採自本港各區◦ 根據研究結果, 大帽山雙蓋蕨及其他有密切關係的同屬植物的分種檢索如下: 香港的雙蓋蕨屬植物應修訂為 5 種◦ 1. 單葉形, 葉緣全緣或具微波形
............................................. 單葉雙蓋蕨
Diplazium subsinuatum (Wall. ex Hook. et Grev.) Tagawa
2.葉片呈奇數一回羽狀
鋸齒雙蓋蕨 (Diplazium serratifolium
Ching)
、馬鞍山雙蓋蕨
(Diplazium maonense Ching)及雙蓋蕨 [Diplazium donianum
(Mett.) Tard.-Blot ] 大帽山雙蓋蕨的植物學特徵 蕨類植物門
PHYLUM PTERIDOPHYTA
營養葉的發育
大帽山雙蓋蕨營養葉的發育
華德箱(Wardian Case, 或稱生物育養箱 Terrarium)內培養本港已知的 5 種雙蓋蕨屬植物(上圖僅列出三種)以作比對研究, 結果顥示: 在相同環境下發育中的大帽山雙蓋蕨幼體生長速度極快, 很快發育成與其他同屬植物形態截然不同的闊大的羽片。
在適合的環境下, 葉片其頂生羽片由幼齡(長約4厘米)發育至長約 22厘米, 寬可達 6.2厘米(其範圍為 5.0 ~ 6.2 厘米)的成長期需時約15天。 延陵植物標本閣 梵娜蒂絲生物育養箱 (Vanadis Terrarium) 植株高達 75 厘米, 一般為 40~50厘米◦ 根狀莖短而橫走, 黑褐色, 堅硬近木質, 向下著生堅硬的木質根, 根系伸入土壤的平均深度為 5.5厘米◦ 葉近生, 葉柄長 18 ~ 35 厘米, 基部黑褐色, 疏落著生同色的披針形, 邊緣具齒, 長度少於0.5厘米的鱗片◦ 葉柄向上綠禾稈色, 乾枯時禾稈色, 直徑 0.1 ~ 0.3厘米◦ 葉片為奇數一回羽狀, 呈橢圓形, 長18~ 30 厘米, 寬可達 20厘米◦ 厚紙質, 頂生羽片最長可達 22 厘米, 側生羽片同型, 長度略遜頂生羽片, 長達 18厘米◦ 見前所見最多為兩對(葉片共有5個羽片), 下部明顯為對生, 接近頂生羽片有向互生之趨勢, 羽柄明顯縮短至近無柄◦ 羽片外緣有兩類形態: 一為邊緣自基部向上有淺鋸齒或淺波狀的類型; 在同一植株內同時存在另一類型: 即為邊緣自基部向上有整齊的粗鈍鋸齒類型, 齒高約0.05~0.2厘米; 而且後者出現於單生羽片、能育葉及不育葉上◦ 羽片中部以下較寬, 兩端狹匯成鐮形尖端◦ 葉脈在羽片上面僅可見, 下面較明顯, 主脈禾稈色, 側生小脈大體為 3條一組的斜展狀, 少有 4條, 直達葉緣 ◦ 孢子囊群線形, 暗黃色, 長短不等; 其中以著生於基生側脈的為最長 ◦ Species proxime affinis Diplazium donianum (Mett.) Tard.-Blot, a qua differt statu multo majore, marginibus serraturis majoribus preaditis, pinnis paucioribus, tenuribus, utroque sensim angustatis. Planta 75cm alta. Rhizomate repente, paleis rhizomatis nigris, ovata-lanceolatis, marginibus inciso-serratis. Stipite ad 18~35cm longo, ca. 0.1~0.3 cm diametro, basi stipitis paleis fuscis. Pagina frondis textura chartacea, lamina oblonga, 18~30cm longa, 20cm lata, pinnara cum pinna impair terminali lateralibus simili, 1-2-jugis, magnitudine similibus, utroque sensim angustatis, apice longe acuminates. Pinnis margine serratis. Venis trifurcates, Soris lineribus, plerumque diplazioideis, indusiis linearibus. 圖解: (根據模式及等模標本系: NSF-F36808,A,B,C) 1.植株全形; 2.根狀莖及葉柄基部; 3.能育羽片的一部分(示孢子囊群); 4.不育羽片中部及下部; 5.葉柄上的鱗片 (Ng et al.)
大帽山雙蓋蕨的生境
延陵格物研究組最近在大帽山高地進行蕨類普查中, 於海拔 780 米的林地中發現了這種羽片異常巨大且具明顯鋸齒的雙蓋蕨, 生境點為亂石嶙峋的半旱半濕的地域, 由於高大石群的阻礙, 全球衛星定位儀的運作受到極嚴重的影響, 雖然其地理地址勉強被紀錄下來, 但是此後再到原地研習時仍以識別參照物的傳統方法方能尋回◦ 直今為止, 在芸芸的石海當中, 我們祗在其中一個石隙下發現過, 之後再無蹤影, 雖然是如此稀少, 原生境為人跡罕到之處, 那個大帽山雙蓋蕨小種群面對的生存危機相信不會太大◦ 在這種蕨的周圍發現共伴生的野生植物 ~ 香港金線蘭 (Anoectochilus yungianus S.Y. Hu), 這是香港的稀有蘭花, 這種瑰麗的植物在綻放花朵, 閃耀著金紅色線紋的彤彤心葉, 與大帽山雙蓋蕨雙碧綠輝映, 組成了一幅植物世外桃園的畫卷◦ 後 記
我們讚美大帽山, 因此她是植物研究者的聖山, 從深裂迷人鱗毛蕨 [Dryopteris decipiens var. diplazioides (H. Christ) Ching ] 及大帽山雙蓋蕨的發現, 我們無意地為香港蕨類名錄譜上新音符; 裂羽崇澍蕨[Chieniopteris kempii (Cop.) Ching]族群以及繼 2005 年春未在柏架山後, 粵紫萁 (Osmunda mildei C. Chr.)在大帽山的重發現為引證一些被認為早已在香港消失的蕨類品種仍存活提供了有力依據◦ 我們希望大帽山雙蓋蕨和粵紫萁, 這對在風雨飄搖的歲月中存活至今的蕨類成員能夠繼續振作, 衝破命運的制肘, 面對將來◦ 主要參考文獻 [1]
秦仁昌、王鑄豪:
海南島的蕨類植物資料, 《植物分類學報》第
8 卷第 2 期, 1959/05.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