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sittacosaurus
序 ~ 蒙塵的巨龍
這回本室成員真的領略了古生物家夢寐以求的經驗
-
我們透過文獻,
跟隨著前人裝組博物館中恐龍化石的足印,
親手把一具仍包著岩層,
被人錯誤架接成非猿非獸的”四不像”重新進行淨化、修繕及重組,
使牠回復自然界給牠的身分~恐龍。對於我們來說,這無疑是非常寶貴的學習機會,
對於認識古生物學以至化石學,
這一課可謂終生受用。
恐龍原意是”恐怖的蜥蝪”,
這個中文名稱是根據日文”恐竜”一詞衍生而來,
到了今時今日,
古生物者一般把遠古的哺乳類命名為”獸”,
而爬行動物則命名”龍”。恐龍確實是一類非常特別的爬行動物(甚至是已經了凌駕爬行綱),
牠們和典型的爬行動物、鳥類以至哺乳類動物皆有不同程度的相似性。上世紀九十年代後期於中國發現的恐龍化石群,
更改寫了恐龍的族譜,
使人們更相信牠們的血緣更加靠近鳥類,
但是在芸芸眾類的恐龍當中,
又不是所有成員皆存在鳥類特徵,
大部份顯示了牠們強烈的爬行綱化(Reptilized),
但牠們的骨骼又有熱血動物的特徵 ~
恐龍究竟是何方神聖,
迄今仍眾說紛紜!
不僅怎樣,
恐龍對不同年齡人仕的魅力是可以肯定的。 中國人號稱”龍的傳人”, 中國是盛產恐龍的國家, 據資料顯示: 全世界至今發現了約350種恐龍, 中國佔80多種, 為第三大恐龍化石區。從中國恐龍發現史而觀: 二十年代至共黨建政前的年代, 外國人以考察隊洋洋得意前地來巧取豪奪恐龍化石, 而中國人正陷於水深火熱之中。 日寇的入侵, 犧牲了不計其數同胞和珍惜的學術結晶品。1949年以後研究恐龍似乎泛了一陣柔波, 卻被”文化大革命”的狂瀾所吞噬。中國人系統地探索祖國的恐龍乃是八十年代後的事了, 到了今天可稱略有所成, 作為中國人應該向這群熱心的古生物學者致敬! 令人遺憾的是: 夾雜在精英分子之中, 仍存于少濫竽充數之徒, 他們那些莫衷一是的研學態度, 一廂情願的無知, 在外國人面前使我們丟了臉! 過去百多的中國已經飽歷創傷, 這條東方巨龍一直靜臥在蒙塵的國土上喘著氣, 希望在我們有生之年, 可以目睹牠騰空而起, 奪回昔日的光榮與驕傲!
鸚鵡龍
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 Osborn, 1923
慧雲娜復原草圖
恐
龍
綱
Class: Dinosauria
要
述:
生存於距今1億1300萬年前至900萬年前的白堊紀中期。
體長由80厘米至200厘米之間,
大多數出土化石個體約100厘米,
以兩足行走的小型草食恐龍。
頭部較短,
上頜及下頜每側各有7~9顆三葉狀頰齒,
齒冠中稜前各有2~4個小脊;
牙齒質地光滑,
齒冠較低。
吻部有彎曲的角質巨形喙,
形態和功能和鸚鵡的喙部極為相似,
因而得名。
顴骨向兩側突出,
外鼻孔小,
前額位於鼻骨之下,
顳下窗寬闊,
頸部較短,
頸椎6~9個;
脊椎13~16個,
荐椎5~7個,
腸骨細長且略呈彎曲狀,
坐骨很發達,
身體長而較為肥厚,
前肢臂長,
有4指,
第4指特別短小,
第5指已消失。前肢結構極為適於握持物樹枝,
後肢尾較短,
有4趾,
尾部較短。鸚鵡龍生活於低窪的湖泊或河岸地區,
以岸邊的柔嫩多汁植物為主食,
牠有堅固的角質喙切斷植枝,
再用後齒咀嚼并吞食。
從分類上,
與其他角龍類物種的親緣較近,
但構造明顯較為原始,
而且出現在地球的歷史較為遠古,
故此認為鸚鵡龍是有角恐龍的祖先。牠未發展出角龍獨特的尖狀角刺及骨質頸盾以作護衛,
估計受到襲擊時祗能以逃躲以避難,
但當大量的肉食恐龍出現,
因不適應環境而趨於滅絕,
牠存在了約400萬年,
按恐龍的自然歷史而言,
鸚鵡龍由出現至絕種所經歷的時間并不長,
但較進化角龍後裔能繼續生存下來,
并與其他恐龍共同稱霸於地球的陸地上,
直至白堊紀結束為止。 僅發現於亞洲大陸中部, 目前所知共有9種: 包括發現於中國及蒙古的蒙古鸚鵡龍(Psittacosaurus mongoliensis Osborn, 1923); 中國的中國鸚鵡龍(Psittacosaurus sinensis Young, 1953)、馬鬃山鸚鵡龍(Psittacosaurus mazongshanensis)、梅勒營鸚鵡龍(Psittacosaurus meileyingensis Sereno et. al., 1988) 、內蒙古鸚鵡龍(Psittacosaurus neimongoliensis)、額多鸚鵡龍(Psittacosaurus ordosensis)、新疆鸚鵡龍(Psittacosaurus xinjiangensis)、楊氏鸚鵡龍(Psittacosaurus youngi)及泰國的一種鸚鵡龍(Psittacosaurus sattayaraki)。 復原整體恐龍化石樣本 (I) 龍頭部份
二零零三年二月氣候仍帶微寒的星期日早上,
我們開始把謬誤的鸚鵡龍骨骼從支架逐一拆卸,
龍頭似乎是最使人著迷的部位,
但它的鼻孔、眼孔、顳窗及牙齒等皆被堅硬的岩礫包圍,
一般的雕刻刀及小鑿等相關工具不能把它清理,
我們遂以電鑽子小心翼翼地把岩礫中央部份震裂,
再以雕刻刀逐一把碎礫清除,
當不能入刀時又施以鑽擊,
再行刀俎,
諸如此類,
直至出現頭骨該部分的原有結構為止。經過近兩天間斷式的工作近廿多的工作,
頭骨的清理工作基本完成,
各部分的構造可以清楚看到。(後期的復原部份:
由於頭部保存較好,
除了加側鸚鵡狀喙前端作修繕及由於鑽擊時頭蓋骨出現小量骨裂需要注滴環氧樹脂接著劑作固定外,
無主要後修復工程。)
(II) 椎 體
原架接者唯一可讚之處相信是他基本上沒將椎體的大概順序接錯(頸椎部分略有混淆),
但他為了美觀,
居然把本應向上但神經棘缺失的部分向下,
使椎體起來比較”圓滑”,
我們把數十個單椎逐一以刀鑿清理岩礫及原來的接著劑固化面,
按恐龍的椎體應有的排布及正確方向固定在新支架上,
以橡皮膠作主要接著材料、環氧樹脂作快速劑、黏性牛皮紙帶(本室成員愛稱之為標本膠紙)作臨時固定,
經一天的自然乾固後,
把標本膠紙拆卸,
支架上的單椎形成了一條完美的脊椎,
為確保其穩定性,
於多個接合位置以鋼絲扎實。(後期的復原部份為:
神經突、頸椎棘及尾部的人字骨。) (III) 胸 骨
一般保存於原岩板的恐龍,
胸骨因受巨大的地層應力影響而碎裂,
架接胸骨是一項苦差:
從一段段令人發悶的碎骨上按骨的生長趨向把斷斷續續的碎件固定在幼細的鋼絲上,
接合又非常困難,
接合在鋼絲上的骨塊又很易掉下來,
這可算最不討好的工驟了!
當骨塊固定後,
小心地以容易塑形的填補物料把兩骨之間的空間進行鍵接及復原缺失部分,
并塗上仿真顏色及硬化塗料。
(IV)
盤骨及四肢骨
原架接者把牠組裝成長臂猿的模樣,
前肢肩胛骨、肱骨直線接駁,
橈骨壓在腕骨之上,
後肢腓骨及脛骨方向錯誤,
腓骨還緊接在蹠骨上,
盤骨的方向及著位也是錯的。原架接者可能不知道這樣的接法是不可原諒的錯誤,
還恐他的工作效果不能持久,
居然以大量接著劑固定,
所形成的固結點堅硬得不能入刀清理,
這令悵惘了一會,
最後決定以火攻:
以聚束的高溫焰掃射接著劑的位置,
使它熔化,
趁時把鍵接的部分開,
由於經熔化的接著劑對骨骼的黏力略為減弱,
以雕刻刀可以把它們大體地清除,
但是,
經高溫掃射過的恐龍化石會十分脆,
稍大力持拿便會粉碎,
故此需以環氧樹脂接著劑作固定,
不必要的工作時間耗費及化石的局部受損是基於人為的錯誤,可悲!
(後期的復原部份為:左腿的小段脛骨、腓骨及右肢小後蹠骨、左足上兩個爪骨外,
四肢其他部分保存完整,
盤骨中的小部分腸骨、坐骨向下部分及整個恥骨。) (V) 修復及架接
各部分以鸚鵡龍的模式圖按比例修原及和原化石協調而形成一個整體(各部分的具體修復已在上述各部分的簡述中說明)。
必須留意頭部化石較重,
確定整體化石的重心而製作合理的金屬支撐點,
支架必須堅固耐震,
否則對於架接等後期工程和展示等都構成一定障礙,
原架接者的支架是以金屬銲接的,
力學結構亦非常合理,
這給我們帶來大大的方便,
即使如此,
我們仍然需要改裝方能應用。
頭部的頸孔位於第一頸椎之前, 肩胛骨與胸骨及胸椎無接觸, 股骨位於腸骨之下, 亦不應有接觸, 四肢骨各部分也是無接觸性, 必須透過鋼絲把它們緊扣在應有的位置上。胸骨的叉狀突接在胸椎棘上, 胸骨組形成完美的胸廓; 尾部的人字骨應垂釣於尾椎下方。整體恐龍以仿生的步行姿態作為標準, 我們經過兩星期日以繼夜的接力工程, 到了三月中旬終於竣工! 本室的整體恐龍化石館藏
~ 慧雲娜 可能正因為牠仍包著岩層, 被人錯誤架接成非猿非獸的”四不像”, 才會避開一般高價收買者的追求, 落入我們手中, 牠是曾生存於白堊紀中期的鸚鵡龍, 以一位值得懷念的朋友芳名, 為牠命名為慧雲娜(Viviana, Vv)。 館藏編號:
NGD-14
二零零三年四月廿五日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