澳門鳳尾蘚的形態結構
澳門鳳尾蘚 (
Fissidens macaoensis Zhang, 2011)
的雌性植株
類型: A.寡葉型; B.複葉型;
C.叢葉型;
D.假葉的葉尖部分; E.層葉細胞;
F.未成熟的孢蒴上的(蒴帽); G.成熟的孢蒴上的(蒴齒);
H.蒴齒; I.孢子
澳門鳳尾蘚 (
Fissidens macaoensis Zhang, 2011)
的雄性植株,
J. 藏精器
神秘的種源爭議和假設
澳門鳳尾蘚和其他鳳尾蘚屬姐妹群共享的生境
正是因為澳門鳳尾蘚 ( Fissidens macaoensis )
的出現帶來一個頗難分析的難題,學術上對這種「迷蹤」式似自然遺孑種作不同假設,在有關澳門鳳尾蘚論文中,在結尾段落中所描述「We therefore
believe that this species is a recent introduction at this
locality.」所指該物種是新近才引入的推想假設,筆者對這一假設有保留,格物研究組以研究香港特有物種所見的情況而言,遺孑品種可能基於地理適應因素很難遷移原生境地,外來傳入
更為困難,就算由疊石塘入移遷過來也不容易!原論文的假設是不無道理: 文章以九澳淡水濕地作為重要的核心基礎,雖然我們研究計劃並未涵蓋此一生境點,
但過去在研究澳門地質工作時亦對該生態區有深刻的印象。生態區的原型是九澳村農民耕作的農地。
棄耕後荒廢數十年,官方公布佔地約2,600平方米屬峽谷地形,據稱因雜草叢生和水體區域被攀緣植物嚴重覆蓋而需要進行恢復工作, 當局還開闢
了不同大小的小水池作為生物多樣性的復育研究用途,其目的是希望重現本地的自然生態環境作為教育用途, 此舉歷時數年至2005年才完成而且開始以封閉式管理,
但關鍵是如何看待這「復育式的舊自然區域」還是作為「以人工化改天換地的新區」看待。筆者偏向選擇前者: 即這區或仍保留原有生物多樣性的地域,過去港英政府曾多次為香港郊野公園開闢行山路徑。建造這種適合市民活動的行山路,亦難免需作有限度的開林移石式的小工程。數10年後當植被復育後,所再發現的植物如蘭花、蕨類植物,也該屬為原生植物,不應視作為「近年才出現的物種」
。筆者於2005年在香港大帽山路傍再發現蕨類植物粵紫萁
( Osmunda angustifolia) 這種植物於1905年被定名,至1994年由蘇美靈博士著作《Hong Kong
Ferns》之後再無人有可靠紀錄。我們當年重發現的粵紫萁,這能否也被視作近年才出現在這裡的嗎?遺孑物種與原生境的關係是無法簡單直覺來判斷。牠們可隱藏數十年時間,儘管大帽山林道上斜坡已有混凝土的灌漿工事,生命依然頑強。生生不息的生物力由此可見。
澳門鳳尾蘚群落中多以雌雄植株偎依的形式生活在一起
若然說澳門鳯尾蘚是澳門原生植物,但它的由來又如何?的確不得不承認澳門的自然生態環境並不太充裕,澳門市肺多集中在氹仔與路環這個已經相連的陸地之上,亦有近年政府積極的環境保護政策,這與1980年代的情況太有改善,使到研究澳門生物多樣性,不
如過去的孤立像對牛彈琴似的一様,或許這是學者們的努力吧!自澳門鳯尾蘚被發現後,澳門的環境綠化工程正向高速
地起動各項工作。至於被我們格物研究組簡單稱呼叫「澳鳳」的澳門鳯尾蘚的源起又怎樣?是否就用簡單地以「迷蹤」作結案呢?
澳門自然地貌給人有種匱乏的感覺: 原生林欠缺,自然植被亦不足,九澳水庫環湖徑更加如香港屯門青山劣地的
荒涼景象。如何為「澳鳳」探古索源? 現存有關澳門檔案中以記載澳門半島的資料比較多,然而氹仔路環方便就比較少,以《香山縣志》
記述皆為風物方面,九澳村附近的山頭祗描述為用作農耕外已沒有任何補充。因此我們不得不另找證據,試圖找出九澳水庫環湖區的前世今生,多一些資料幫助我們嘗試解釋「澳鳯」的源起。
澳門鳳尾蘚的故苑
英國皇軍海軍測量官彼得·海伍德上尉
和他的路環地圖
十九世紀初路環九澳的地貌
(左) 路環九澳水庫現址在十九世紀初的地貌和 (右) 現今的地形, 引自 Google Map
說是故苑, 因為按照現有趨勢推測: 澳門鳳尾蘚將會很快在野外滅絕!
我們嘗試使用西方人在十九世紀初的地圖試行解釋「澳鳳」故苑的過去: 1800年英國皇家海軍
護衛艦 HMS Dedaigneuse航行珠江口岸,此時正時英國使團來華後不久,英國人
當時仍以寄生的方式不斷騷擾葡萄牙在澳門的租借地域同時進行航路勘探,從英國皇軍海軍測量官彼得·海伍德上尉
(Captain Peter Heywood
1772-1831) 於1804年勘探繪制的澳門三島圖中: 值得留意是路環島的地形情況,相對於其他中古世代地圖而言,圖中測繪出路環島的雛形,所以這地圖頗有參考價值的。在路環島東北方正是今日的九澳水庫郊野公園的範圍,聚焦在這1804年的勘察情況,可以見到以陰影方式對地形作出的處理清楚地看見舊稱合石嶺的幾個山域範圍,另外九澳灣(三聖灘)及大擔角的海岸線地形亦清晰可辨,更有趣的是呈現了200多年前沒有水庫前的九澳山野,彼得·海伍德所繪製的九澳山地形圖顯示三條溪流滙集成一條主流流出九澳灣,這三溪合一的「丫」型結構,與今日水庫的外型脗合,很明顯的是九澳水庫前身是個聚水地帶由附近山頭上的小山溪匯流成河。這樣證明了九澳村民為何選擇這片土地耕作,水源是個重要元素,而且二百多年前的九澳山谷地應為天然溪流匯成肥沃的土地。
這種環境對澳門鳯尾蘚生長而言是最適合不過的; 但教人遺憾的是: 現時所剩下的土壤空間,估計已經失消了80%或以上,「澳鳳」本來就是九澳的原居民,人類開發後原居民已經絕跡於九澳,
原生植物被趕至滅絕邊緣,大家竟然以為它是天外來客!澳門鳯尾蘚正在存在與消失的生命線間留彌之間。坦言當局如果繼續在水庫周邊再不斷的人工化,「澳鳳」或在不久的將來,會成為澳門歷史已故紀錄的一部分,回看澳門城市地貌中,大家還能找到「十字門」嗎? 在發展過程當中,這是我們的儆醒也是反省!
百多年前的林溪峽谷演變成今日的大水庫, 這會否成為明日城市追憶的舊地呢? 一念天堂一念地獄, 混凝土化必會對自然生態造成傷害,
保育不可能祗針對一個小區, 延續物種的命脈也不能祗靠育苗, 大自然本來賜予這片土城的頑強生命體恐怕因為我們的愚蠢終究把它們徹底毀滅!
附錄: 路氹城的出現 (2007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