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輯

 

澳門鳳尾蘚初探

澳門風物志 II

 

 

征雲 及 翱鵰,

 
初 稿: 29  IX 2023 (中秋節)
第一次增訂版:  01  X  2023
第二次增訂版:  22  X  2023
 

 

格物研究組在本文第二筆者慶生日首次目睹了澳門鳳尾蘚, 這無疑是上天賜予無比珍貴的生日禮物!

這是澳門人首次研究澳門鳳尾蘚, 語有榮焉!


 


 

引言

 


在同屬姐妹群中掙扎求存的澳門鳳尾蘚( Fissidens macaoensis Zhang, 2011 ), 2023年攝於澳門路環九澳

 

憶秦娥

 

其一: 中秋

北風凄, 蓮蓬望盡殘桓穴, 殘桓穴! 從前秀惜, 寄情今夕!

月華臨畔秋氛冷; 行人疏落空留寂, 空留寂! 罡鋒鵬睏, 借妖蛇竄。

 

其二: 鳳尾蘚

聲稱矜, 凰鱗墜落黃泥岸, 黃泥岸! 羅裙褪色, 灸陽煎爇!

物情人遇今宵醉, 奇聞醫治勾欄夢, 勾欄夢! 孤鴉鳴笑, 快風雲散。

 

  
癸卯中秋



延陵科學綜合室澳門生物多樣性暨地質研究計劃 / Projecto de Biodiversidade e Investigação Geológica de Macau

我們根據存放在澳門葡萄牙里斯本香港三地博物館的古典式帆船模型重新製圖設計, 以木為主要材料, 分別於2000年和2022年期間約 2~3 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卡拉維拉船(上圖右下角)和式大商船「聖賈比優號」 ( São Gabriel de Nau, 上圖左下角), 作為慶祝本室成立 10 周年及 30 周年的紀念, 對葡國航海大發現的勇者寄以崇高的敬意!


 
影像資料: 信天的啟航: 十六世紀葡國古帆船模型"聖賈比優號(São Gabriel)" 製作特輯


 

概述: 澳門的生物多樣性及特有性研究

 


 (左)原界部分澳門的填海造地形勢圖(黃色)和澳門鳳尾蘚的生境(紅色圓點)
 (右) 澳門鳳尾蘚和其他近緣種共生於濠江花崗岩(Jmo)


行蹤極為詭秘的澳門秀蟻蜂 (Eleganesia macavensis Ng et al., 2022)

澳門, 延陵科學綜合室奠基之地, 研究澳門的自然和社會是我們應有之義, 在這個人口密度如此高, 都市化如此強烈的地區, 就連西望洋山(主教山)都己經混凝土化了, 剩下來的 "野郊" 不外乎是青洲山近山頂地域、松山(西望洋山)山腰、望廈山(蓮花山)、大潭山路環一帶的原生綠色地帶, 其中海拔高度170.6米的疊石塘山澳門的最高點, 因為仍保留大自然的野色, 所以它是澳門的珍稀物種之鄉。可以跟新加坡相比 的是: 一樣的填海城市居然仍有她獨特的生態相, 這個特點一直教我們沉醉其中。 更有趣的是: 在過去十幾年以來有不少澳門的新物種被發現, 其中包括自2018年我們在青洲山進行地質及生態勘察時收集原生林泥土中發現了一種微小昆蟲, 4年之後擬定為澳門的新屬新物種: 澳門秀蟻蜂 Eleganesia macavensis Ng et al., 2022 (上), 惜僅發現 單一個標本, 迄今仍暫未紀錄得新個體, 但不難地找到了蛛形綱當時的新品種: 澳門麥羅甲蟎 (Meristolohmannia macaoensis Ermilov, 2018) 和青洲翹翼甲螨 (Dimiodiogalumna ilhaverdeensis Ermilov, 2018), 2020年在路環的溪澗中錄澳門南海溪蟹 ( Nanhaipotamon macau Huang et al., 2018 ) (下)

最近十多年期間在澳門首先被發現的物種:
A. 澳門麥羅甲蟎 Meristolohmannia macaoensis Ermilov, 2018,  
B. 青洲翹翼甲螨 Dimiodiogalumna ilhaverdeensis Ermilov, 2018, 發現於青洲山收集的泥士, 溫格勒萃取法(Wrinkle extractor method)
C. 澳門南海溪蟹  Nanhaipotamon macau Huang et al., 2018, 雄性, 見於路環的溪澗中

澳門首先被發現的存疑 / 分布於澳門及鄰近地區的物種:
D. 澳門馬蜂 Polistes macaensis Fabricius, 1793, NGIN-732032-11, 分類學地位備受爭議的物種
E. 澳門綠虎天牛 [ Chlorophorus macaumensis (Chevrolat), 1845 ], 攝於香港

澳門馬蜂( Polistes macaensis Fabricius, 1793 )作為最古老的地模物種, 到了今天似乎有可能成為橄欖馬蜂 P. olivaceus DeGeer, 1773 的異名, 蟲背在有獨特 "火" 字紋的澳門綠虎天牛偶爾能在澳門南地區發現, 但此品種似乎在香港更為常見, 以上的枚舉的皆為動物物種; 至於植物物種方面, 澳門沒有充足的地理條件以供高等植物物種物種演化及隔閡條件, 以澳門地名命的物種毛柱萬桃花, 又名山茄 (Solanum macaonense Dunal, 1852) 已經絕跡於澳門[4], 僅能在中國大陸(廣東廣西貴州)和台灣被發現, 澳門薹草(Carex spachiana Boott, 1858) 也是一樣[5], 現時僅見於廣東。一直以來, 獨特性植物在澳門是不存在的, 直至澳門鳳尾蘚的發現為止。

基於對2011年《澳門地質志》 (僅限於原界區域) 的更新工作, 分別在各個採集點進行岩質踏查考察, 看看是否有更新的發現, 但基本上沒有重大的修訂問題, 我們在考察路環九澳時也正是格物研究組剛在香港沙頭角發現了潛形了廿載的香港網蘚 (Syrrhopodon hongkongensis Zhang, 1999), 這個發現也使我們驟然記起: 澳門有一種獨有的苔蘚植物, 深潛於路環, 一直以來, 除了發現者提供的資訊以外, 根本沒有甚麼人見過它, 所以, 格物研究組計劃在路環九澳水庫附近進行地質-植物研習多工探索。首先要確立勘察範圍, 澳門鳳尾蘚(Fissidens macaoensis Zhang, 2011) 生境區除了一個人工濕地受法規定為禁區不能進入之外, 其他地域的訪查都是可行的, 所以我們決定放棄這個濕地生境, 以環湖的區間為中心, 經過日曬雨淋的困苦工作, 最終把這個在澳門九澳潛形了十數載, 植株存量少得使人吃驚的澳門鳳尾蘚殘餘族群發現了。


 

非常獨特的物種: 澳門鳳尾蘚的發現

 


 學者因編寫誌書而被意外發現的澳門鳳尾蘚卻未被載入 其著作中 (2010年)

2010年出版的《澳門苔蘚植物誌》可說是研究澳門苔蘚植物不可或缺的著作, 為了編纂文獻, 學者統領勘察人員於各區踏查及採集標本作鑑定以及保存學術憑證是必需的工作, 中國苔蘚植物學者、本書主編人張力於2009年11月在九澳水庫附近收集了初擬為齒葉鳳尾蘚(Fissidens crenulatus Mitt.)的標本後發現不對譜, 2011年正式發表了新種的論文之時這著作已經出版, 故此澳門鳳尾蘚未包含在《澳門苔蘚植物誌》的紀錄中。基本這個物種極為微型, 而且極為稀少, 人家認譜是基本它的"明星效應", 真正接觸過人相對是很少的。


 

生殖模式決定了澳門鳳尾蘚的獨有性

 


 澳門鳳尾蘚迄今僅見於路環的孤點

和其他植物相比, 苔蘚植物的孢子很輕, 意味著其傳播速度和距離都是很效率的, 而且苔蘚對於濕潤的生境要求較低, 適應性決定了它們有廣泛分布的能力, 所以特有種苔蘚植物在世界各地都是相對較少的。截自2023年9月, 香港澳門己知僅各有1種特有苔蘚類, 足見其特殊的分類學地位。

根據原始論文所載: 澳門鳳尾蘚在同一個群落中同時出現利用孢芽和塊根兩種不同的無性繁殖模式。這似乎顯示本種特別喜歡採用作較短距式繁衍, 而非以有性繁殖產生孢子作遠程傳播, 故此可以解釋本種為何以僅在九澳的狹隘生境中出現的原因了。

我們發現澳門鳳尾蘚跟其他同屬物種在高度混雜的狀況下生活, 偶爾見到小群落, 這必然是無性繁殖的結果, 距此不遠 ( < 100cm) 處有獨立的植株孤立地緊貼在岩壁生長, 這些個體可能是孢子進行有性繁殖的結果。


 

分類學位置


 澳門鳳尾蘚的純種群

 


澳門鳳尾蘚的憑證標本, NSF-B0551903


(A)典型植株, (B)葉片; (C) 成熟裂開的孢蒴

 
補充影像資料

 蘚類植物門 Phylum: Bryophyta
 ● 真蘚亞門 Subphylum: Bryophytina
  ● 真蘚綱 Class: Bryopsida
    ● 鳳尾蘚目 Order: Fissidentales
      ● 鳳尾蘚科 Family: Fissidentaceae
    
   ● 鳳尾蘚屬 Genus: Fissidens
            ● 澳門鳳尾蘚 Fissidens macaoensis Zhang, 2011 [1]

模式標本: 深圳仙湖植物園(SZG), 等模式標本: 澳門植物標本室 (Macau Herbarium); 《延陵植物志》延陵科學綜合室憑證標本: NSF-B0551903, NSF-B0551903(A) (重發現標本, 2023年)


 

生 境

 

澳門路環九澳水庫環湖地域 (Circuito da Barragem de Ká Hó, Coloane, MACAU), 海拔高度80-85米, 可被辨認的澳門鳳尾蘚植株非常分散地生長於潮濕富含腐植質的石上或砂礫的泥土中, 數量極為稀少, 而且跟優勢種疏葉鳳尾蘚 (粗助鳳尾蘚, Fissidens pellucidus Hornsch., 下圖 a)、齒葉鳳尾蘚(Fissidens crenulatus Mitten 下圖 b) 種群混生在一起, 附近還有極少量澳門很稀有的暗色鳳尾蘚 [ Fissidens linearis var. obscurirete (Broth et Par.) Stone ], 因此更難被發現。由於生境中作為苔蘚的蔭蔽者的植物正在消失中, 陽光直射和蓄水期會加速劣化的生境區, 這樣可能引致澳門鳳尾蘚隨歲月而絕滅, 這是一個使人憂慮的問題。至於附近有一個受法規保護的蚊型人工濕地保護區不在我們研究地域之列, 故此沒有該區範圍內的勘察紀錄。

基於生境中植株數量極度稀少, 作為用於研究的憑證標本採集數量要盡量簡約, 足夠認證物種特徵的用量即可。 測量採集地點的地理坐標和海拔高度, 而且必需確保不危害物種的生機才行! 否則可能會重演首次發現及命名者於當年第二次再採樣失敗的困局[6]。同時憑證標本是本文發表的佐證基礎, 必須妥善保存 ! 順帶一提: 自從上次澳門蕨類植物普查計劃 (2007) 暨地質勘察(2011)至今再往踏察時發現: 大量的人類建設徹底破壞了原有的自然風貌, 澳門鳳尾蘚的模式標本產地被摒棄在"保護區"之外, 任由其在歲月消亡, 見到如斯田地, 真教人很不快哉!


 (左)實測三種混生鳳尾蘚的形態而速寫的草圖 (圖c: 澳門鳳尾蘚, 格物研究組)
(右)疏葉鳳尾蘚 (Fissidens pellucidus Hornsch.), 採於澳門路環九澳水庫環湖區

地  質: 以高度風化的濠江花崗岩(Jmo)為主要成份, 間中發現有輕度和中度風化 的九澳高頂絹雲母泥板岩 (Dhk), 和露頭很稀見澳門最古老的路環花崗閃長岩 (Jco), 澳門鳳尾蘚以淡黃色富含鐵質的泥土為棲息地, 不被風化的石英顆粒成為植物的蔽體。


 澳門鳳尾蘚和近緣種混生的小群落


 

形態特徵及標本驗證

 


 (左)雌株, (右)雄株: (D) 假葉; (E)假短莖;(G)蒴柄的基部; (H) 藏精器(antheridia)


假葉的結構: (D1)葉鞘; (D2 及 D3)葉尖放大圖; (D4)葉層細胞


  (F)濕季時假根上的初生塊根 (a)著生於地上部位 (b)著生於地下部位


 孢蒴的結構: (a)蒴蓋; (b)蒴壺; (c)蒴柄; (d)蒴齒上的絲狀尾; (e)蒴齒; (f) 孢子

微型的苔蘚植物, 擬葉分化極為簡約的鳳尾蘚屬品種, 配子體部分: 直立, 平均高 1.5 mm (0.5-2mm),  假葉片(擬葉, A)呈黃綠色, 扁平, 2-3對, 由葉鞘(D1)分出鱗狀疏生於不分枝的莖中軸上(E), 單個擬葉片平均尺寸 0.5mm X 0.2mm, 呈狹長披針形, 假葉先端急尖 (D, D2及D3: 放大圖), 鞘部為假葉長的1/2或以上, 葉層細胞 (leaf lamina cells, D4) 相對較大。按原始論文描述: 成熟假根(rhizoid, F)呈紅棕色, 密集, 本種有與眾不同的聚集成念珠形的塊根(rhizoidal tuber, F) [1], 但似乎在旱季進行無性繁殖時才明顯, 雨季採集的標本其塊根發育不完整。孢子體部分: 雌性植株上的蒴柄 (seta, G)平均高度 2mm, 孢蒴(capsula, C)為對稱的長卵形, 平均長度 0.4mm, 雄性植株上有藏精器(antheridia, H), 孢子( f, 下圖為顯微鏡照片)呈球形, 表面粗糙, 平均直徑10µm, 成熟的呈灰黑色。


 門鳳尾蘚的孢子

澳門鳳尾蘚一般以小群落形式聚生在一起, 由群落中孢子體的成育數目可以看出它的有性世代本應是十分成功的, 然而卻無法跟與跟它最為近緣且混生在一起的齒葉鳳尾蘚 Fissidens crenulatus Mitten (以澳門的苔蘚植物相對而言) 擁有一樣的擴散繁衍能力, 調研本種能否被發現於分布澳門其地區的齒葉鳳尾蘚族群是個很有趣的課題。


初探結論


 門鳳尾蘚的模型 (110: 1, 格物研究-彼岸花工作室製作, 2023)

按照我們勘察所知: 生存於路環九澳的澳門鳳尾蘚數量雖然很稀少, 至少有性世代的長勢仍是令人滿意的, 縱使極為分散且種群極為細小, 畢竟仍可以在適當的生境中繼續面對自然界的挑戰, 與其他同屬的姐妹物種相比, 澳門鳳尾蘚的生命堅韌性似乎特別強大, 這是我們經過一番觀察之後而得到的結論它以個體對環境的適應力來彌補孢子傳播的弱點, 才能成功地在澳門的大自然中佔一席位。我們認為: 祗要當局不帶頭破壞路環九澳水庫環湖地域的生態環境, 也不刻意干擾它們的生活, 這種多年來給你們聊以自慰的明星級植物將會傳承下來的!

我們不需要任何基金承包來支援工作, 本計劃中涉及之金額開支不超過二千澳門幣 (MOP 2000), 這就是公民學術的高效率和低成本優勢! 延陵格物研究組藉此鳴謝為本計劃提供資訊及學術意見的各方同仁, 更為天公造美提供合適的研習條件感恩大自然的眷顧。 在如今這個經濟狀況下, 我們鼓吹公民學術, 一則可以節省政府開支, 同時更希望有關專業人士多做點義務工作, 動輒要求數十萬元起跳的日子不復存在了, 共渡時艱, 和全市民共同抗逆也是你們的公民責任!


參考文獻

[1] Zhang, Li; Hong Pou Ieng. A new species of Fissidens with remarkable rhizoidal tubers and gemmae from Macao, China. Journal of Bryology. 2011-03, 33 (1)
[2]  張力 等《澳門苔蘚植物誌 = Bryophytes Flora of Macao Bryophytes》, 澳門民政總署、深圳仙湖植物園,  03/2010.
[3]  張力 等《澳門苔蘚植物名錄 = Checklist of Macao Bryophytes》, 澳門民政總署、深圳仙湖植物園,  12/2009.
[4]  胡啟明 等編《澳門植物誌 = Flora de Macau》, 第二卷, 澳門民政總署/華南植物園, 2006/12.
[5]  胡啟明 等編《澳門植物誌 = Flora de Macau》, 第三卷, 澳門民政總署/華南植物園, 2007/12.

互聯網資料

[6]  張力, 這些植物王國的“小矮人”,竟然是地球上最早登陸的“拓荒者”, 格致論道講壇
     
(成功瀏覽日期: 2023年9月20日, https://shkp.org.cn/articles/2022/03/wx368160.html)

 


 

第一節: 路環島與九澳古村連接澳門半島

 


澳門盾徽 ( Brasão de armas de Macau ), 雕木繪, 格物研究-彼岸花工作室製作, 2023

始於1935年5月8日使用的澳門盾徽代表葡萄牙人管治澳門的權力象徵, 以紀念人十五世紀航海大發現的渾天儀為中心, 前方綴以葡萄牙盾為左位和象徵中國人的龍, 龍的前肢緊抱著一面小型的葡萄牙盾為右位, 寓意這是葡萄牙中國的一片屬地; 下方為海代表澳門港灣的地理位置。因為此盾啟用之時葡萄牙王國已經被共和國所取代, 故此以城堡取代過去使用的皇冠, 但仍留下冠冕的形態, 盾徽外綴以一條以文書寫著" Colona Portugusuesa de Macau (葡萄牙國的殖民地澳門) "絹帶使整個標誌的結構十分完善。

 


1960年代供旅遊使用的地圖(右面單色圖)及1980年代由《澳門日報》出版的澳門地圖 ( 延陵檔案室 )


1860年由葡萄牙寄往殖民地澳門的公務文件, 內容提及有關海軍職級及薪酬的完整紀錄 ( 延陵檔案室 )

澳門開埠有近466年歷史了,1535年葡萄牙的航海大發現之後, 浩浩蕩蕩地進入了古老的東方, 在今天的媽閣登陸後, 以「借地曝曬貢物」名義,停留在「蠔鏡嶴」以之作據點,並在珠江三角洲附近的上川島浪白滘進行商業及宗教活動,當時澳門半島只是蓮花蕾形的彈丸之地對人而言卻並不足夠,之後更擴大範圍至十字門水域(氹仔路環二個島嶼與橫琴水道構成的十字形的海域),澳門三島成為佔屬土就是由始而起。


左側為1910年豎立的「追擊海盜紀念碑」和後方的於 1928年落成的聖方濟各聖堂 (攝於2017年)

澳門歷史多以半島作為舞台,然而在澳門以西的上川島卻因為著名耶蘇會修士聖方濟各.沙勿略(San Francisco Xavier)在島上病逝而聞名,這位以 "希望是能夠把教義傳揚東方"為遺願的耶蘇會創辦人之一成為了澳門史上的傳奇修士。路環有一所具巴洛克建築教堂的聖方濟各聖堂始建於1928年, 就是為紀念這位天主教傳教士而興建,成為今天環路著名景點; 也因此使原本是荒野的路環為大家所認識。


嘉樂庇總督大橋 ( 澳氹大橋 )落成紀念章(左下及右上,  延陵檔案室 )
興建中的澳氹大橋(左)與連貫公路接通(右: 引自 Governadores de Macau: Jorge Santos Alves/ Livros so Oriente, 2013)


1974年澳氹大橋開幕通車時路氹三對老夫婦徒步過橋以表示吉祥慶賀
( 選擇老者寓意 "長長久久", 夫婦代表完美, "三"對有"生"對之意 )

澳門自二十世紀九十年代開始進行大規模填海工程,地貌上已經出現很大變化; 自1969年連貫公路連接路環氹仔,及後1974年跨海的嘉樂庇總督大橋 ( 澳氹大橋 ) 通車後,澳門三島的居民便不似已住數百年這様過著日出而作日入而息的農耕生活,當中影嚮最大要算是環路島東面的九澳村: 嘉靖時《香山縣誌》有「九澳山,其民皆島夷」的記載, 可見九澳古村已有悠久的歷史。到了代地圖中並沒有「路環」這個地方名稱,當時地圖標示這個島嶼為「九澳角」,多以聚居廣東省梅縣客家人為主,以捕魚及農耕為業。現在水泥厰一帶的區域由於受客家文化影響,村民亦有吃盆菜這種文化傳統。九澳村位處於孤島一角,由於早年沒有方便交通往來澳門, 材民有著隱世的寧靜環境,但在二十世紀初澳葡卻開始打路環島的主意,更要路環各村民要徵收稅項,路環村黑沙村九澳村全受到影響,當中以九澳村首當其衝!


 

第二節: 路環慘案

 


澳門總督馬葵士 (Eduardo Augusto Marques, 右) 及1910年戰勝海盜紀念碑落成儀式 (左)
引自 Governadores de Macau: Jorge Santos Alves/ Livros so Oriente, 2013

1910年代開始澳葡九澳村民提供槍支,作為防範沿海地區出現的海盜問題,但由於澳葡管治不當及軍事力量脆弱,於同年7月期間有10多名學童在路環被海盜擄走,九澳鄉民遂請求兩廣總督袁樹勛派兵營救,由於路環佔管轄區,不能派兵緝拿海盜,最後由時任的澳門總督馬葵士 (Eduardo Augusto Marques) 派部隊進攻卻受到海盜的頑強抵抗,各有死傷的情況下,1910年7月19日晚上軍登陸九澳村,以海盜躲藏首並挾持村內為由理,決定放火焚燒該村的辦法來迫使海盜投降,但適得其反, 不少村民因而慘被家毀人亡,雖然最後澳葡把學童全部救出,卻使村民受到極大傷害,這事件史稱「路環慘案」。事後澳葡卻在路環島上的聖方濟各聖堂前地的入口處豎立了一座名為「追擊海盜紀念碑」以表揚其與居民合力成功驅逐海盜的功績。


 

澳葡的善後管治

 


1990年代由草堆街富文樓製作的葡萄牙國旗  ( 布製品,  延陵檔案室 )


路氹居民爭取權益的市長施雅拔( Alberto Eduardo da Silva), 任期: 1949~1957


澳葡政府在過去歷史中,其實在傳統澳門人眼中受到讚賞的事情乏善可陳 : 其中包括階級觀念亦相當之重, 貪腐更形猖獗。但對路環島村民而言,卻有不少施政是有效幫助村民的善政。在1940年代日本時期,九澳及其他村落生活艱困,澳葡亦有支援村民,在戰後的幾十年間中共蘇聯決裂,因為沒有足夠糧食銷往澳門, 澳葡亦有半年糧食支援,亦提供方案可前往帝汶工作機會,同時協助居民生計。氹仔市長施雅拔還在石排灣一帶批出土地予村民作為養殖蠔區之用,蠔區設置後開九澳村民,大大改善了村民經濟。


 

第三節: 一二·三事件和九澳水庫的興建

 


澳門總督嘉樂庇 ( José Manuel de Sousa Faro Norbe de Carvalho, 1910-1989)的親筆簽名照片
與總督秘書羅百樂陸軍上尉的名片 ( 延陵檔案室 )

澳葡官員貪瀆已成常態, 亦早引起不少民憤, 但此時澳門人仍是敢怒而不敢言, 但藉著1966年中共中國大陸爆發 「文化大革命」之後, 狂潮迅速直捲澳門, 左派人伺機煽動民粹來對抗政府, 情勢急轉直下,  澳葡在慌急中居然採用類似 "路環慘案" 的方式來處理, 此舉令形勢更為失控, 包括11月15日爆發的「氹仔警民衝突事件」之後, 12月3日的衝突更形嚴重, 其中至少有8人死於在兵的鎮壓 中, 在這埸慘劇中的死者當中也祗有在家中憑窗探頭觀望街況的小童, 此舉徹底激起了澳門人普遍的義憤和糾合珠海一帶的軍對澳葡內外威脅, 被嚇壞的澳葡最後她反成了中共澳門的代罪羊,不得不向澳門人致歉, 澳門總督嘉樂庇 (上圖) 代表國向中共簽署 "認罪書", 事件擾攘至翌年(1967) 1月才告結束, 史稱 「一二·三事件」 , 或稱 「澳門暴動」 。


一二·三事件澳葡軍警使用的徽章 ( 銅合金製品,  延陵檔案室 )

事件發生後萌生撤意的駐澳葡人在中共首肯 下繼續管治澳門, 澳葡政府似乎明白作為一個地區的統治者, 不能把命脈拱手依賴鄰近地區, 故此1976年在九澳村山上建成一個容量達450,000立方米的儲水庫,水庫的建立的原本目的是作為九澳村居民日常食水用途,當自來水普及後則更改為發電廠鍋爐的冷卻使用, 故此山上有集水山谷; 此地於六七十年代是村民種稻的地方,谷內仍有一些田埂土墩存留,作為田耕種植的見證。


 

第四節: 澳門獨有物種之鄉

 


昔日的九澳古村如今已逐漸城市化, 附近的五金回收場快要淹沒古村的歷史

百年之前澳葡曾禁令九澳村民禁止在「合石嶺」山域砍伐樹木,違反規定者需要監禁入獄,若證明違禁屬實又拉不到村民,則處罰村長代為坐牢。這個嚴令過去確實使村民不安,但諷剌的是: 此舉卻為澳門在自然歷史系統上保存生物多樣性作出了重要的貢獻, 其中就是保存了殘存的澳門獨有的動植物物種, 至今為止至少有兩個物種: 澳門鳳尾蘚 ( Fissidens macaoensis ) 和同樣生活在路環澳門南海溪蟹 ( Nanhaipotamon macau ); 成為了澳門大自然的奇葩!


格物研究組為理解澳門鳳尾蘚的葉片結構而製作的植株模型 (左); 生境(右)

澳門鳳尾蘚以九澳水庫一帶林區為家, 筆者對這個品種竟能在缺乏成熟次生林的情況下,選擇比較貧乏的林地內可以久延殘喘到被人首次發現, 十數年之後又被我們再發現,確是使人匪夷所思?!從澳門歷史以至地球自然歷史上,九澳的人與九澳的蘚毫無疑問也是路環島上的原居民,共同生活在同一土地之上,慶幸這種小小的植物並沒有無聲地消失,這個記錄無疑是不依規律地存在,更為澳門的植物學上出現零的突破,譜寫出澳門自然歷史上的傳奇,祝願它繼續綿延下去,我們這一代人及往後幾代人也能見到碧綠朱頂的小精靈。

 

  
2023年9月29日中秋節


彼岸花工作室的復原歷史系列:

 

真·澳門情懷

名稱 :  殖民時代澳門的盾徽( Brasão de armas de Macau, 上排左及右)、市政廳徽(上排中)和下排四個曾在市徽設計而落選的作品
類别:雕木繪 (木質/木製雕刻面/人手工藝上彩)
尺寸:15cm
X 20cm (單一作品)
年代:2023年設計

本系列以6件一組, 澳門的盾徽的兩件以不同設色測試美觀性, 一般而言, 以左側的效果較佳。



本網頁中所有圖片及文本受延陵科學綜合室版權保障
All images and text on this page are copyright protected  © Acta Scientrium Ngensis